羸馁

léi něi [ lei nei]
繁体 羸餒
注音 ㄌㄟˊ ㄋㄟˇ

词语释义

瘦弱饥饿。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瘦弱饥饿。《国语·楚语下》:“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唐 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今僕虽羸馁,亦甘如飴矣。”

引证解释

⒈ 瘦弱饥饿。

《国语·楚语下》:“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唐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今僕虽羸馁,亦甘如飴矣。”

羸馁的网络释义

羸馁

  • 羸馁,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瘦弱饥饿。
  • 汉字详情

    léi [lei]
    部首: 619
    笔画: 19
    五笔: YNKY
    五行:
    仓颉: YNTQ
    四角: 00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2) 同本义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3) 又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4) 又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驽弱瘦瘠的驴);羸驷(瘦弱的马);羸骀(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羸饿(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5) 疲困

    身病体羸。——《礼记·问丧》。释文:“疲也。”

    (6) 又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师(谓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以麻痹敌人)

    (7) 衰弱

    请羸师以张之。——《左传·桓公元年》

    此羸者阳也。——《国语·周语》。注:“弱也。”

    (8) 又如:羸老(衰弱的老人);羸病(衰弱生病);羸疾(衰弱生病)

    (9) 贫弱 。如:羸民(贫弱之民)

    (10) 低劣

    小子无谓我老而羸我。——《淮南子·缪称》。注:“劣人也。”

    (11) 又如:羸钝(低劣迟钝)

    动词

    通“累”。缠绕,困住

    羝羊触藩,羸其角。——《易·大壮》

    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易·姤》

    英文翻译

    weak, lean, emaciated, exhausted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4
    ◎ 客家话:[宝安腔]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2 [海陆丰腔] lui2 [梅县腔] lui2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爲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lye/lveluɑ
    něi [nei]
    部首: 328
    笔画: 10
    五笔: QNEV
    五行:
    仓颉: NVBV
    四角: 2274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委声。本义:饥饿)

    (2) 同本义

    餒,饥也。——《说文》

    餒,饥也。——《广雅》

    餒,饿也。——《三苍》

    闵其粥糜冻餒之患。——《王纯碑》

    今民馁而君逞欲。——《左传·桓公六年》

    吾有馁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年》。注:“饿也。”

    我馁甚。——马中锡《中山狼传》

    冻馁之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馁殍(饿殍);馁疾(饥饿病困);馁毙(饿死);馁馑(饿死);馁士(饥饿之士);馁腹(饿着肚子)

    (4) 气馁;泄气,丧气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孟子·公孙丑》

    (5) 又如:馁堕(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胜勿骄,败勿馁;馁怯(气馁胆怯);馁荏(气势软弱);馁却(因气馁而退却);馁弱(气馁软弱)

    形容词

    (1)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2)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

    英文翻译

    hungry, starving, fam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no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