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 黑水 ,癸巳,至于 羣玉之山 ……先王之所谓策府。” 郭璞 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协大雅於鸣金,同藏书於 羣玉 。” 唐 独孤及 《寄赠徐薛二侍御》诗:“图籍凌 羣玉 ,歌诗冠 柏梁 。”《宋史·职官志二》:“ 仁宗 即位,修 天章阁 毕,以奉安 真宗 御製。东曰 羣玉殿 ,西曰 蘂珠 殿。” 元 代设群玉署、群玉内司职掌图书宝玩等。参阅《元史·文宗纪二》及《百官志四》。
引证解释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 ,癸巳,至于羣玉之山 ……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
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协大雅於鸣金,同藏书於羣玉 。” 唐独孤及《寄赠徐薛二侍御》诗:“图籍凌羣玉 ,歌诗冠柏梁 。”《宋史·职官志二》:“ 仁宗即位,修天章阁毕,以奉安真宗御製。东曰羣玉殿 ,西曰蘂珠殿。” 元代设群玉署、群玉内司职掌图书宝玩等。参阅《元史·文宗纪二》及《百官志四》。
群玉的网络释义
群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群,辈也。——《说文》
兽三为群。——《国语·周语》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三百维群。——《诗·小雅·无羊》
大夫不掩群。——《礼记·曲礼》
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
故近者聚而为群。——柳宗元《封建论》
(3)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们);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众生或万物);群儿(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群品(万事万物;佛教指众生)。也指其他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又如:猪群;马群;大鱼群
(4) 朋辈 。如:群好(互相亲善的人们);群季(诸弟);群朋(互相依附,结为党与);群流(同辈);群萃(同类;侪辈)
(5) 百姓 。如:群元(指人民、百姓);群口铄金(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影响的强大或比喻人多口杂,足以混淆是非)
(6) 集团,社会集体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唐· 柳宗元《封建论》
(7) 又如:群法(社会法则);群治(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群俗(社会风尚)
(8) 泛指多数
(9) 指人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礼记》
(10) 指事物
猎者张罗,百兽群拢,或得或失。——《论衡》
量词
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如:一群天鹅;一群野火鸡;一群白蚁
动词
(1) 聚集;会合,联合
而群天下之英杰。——《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以避群害。——明· 李渔《闲清偶寄·种植部》
群聚而笑。——唐· 韩愈《师说》
群怪聚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群而不党(聚集在一起,却不结党);群曲(合唱的曲子。大多为一人引端,众人和声);群行(结队而行);群萃(事业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群处(成群地相处)
(3) 随俗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后汉书》
形容词
(1) 众多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赵王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群响毕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群士(众官,百官;众学士);群有(指万物);群司(百官,众官。同群士);群枉(众多奸邪的小人);群英(众多有才能的人);群从(指众子侄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羣 | 渠云 | 羣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gyon/giun | gʰĭuə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玉 | 魚欲 | 疑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ŋĭwok | ngyuk/ngiv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