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

qún shān huán rào [qun shan huan rao]

词语释义

群,很多,一座接一座;环,围成圆环状;一座接一座的山团团围绕。

群山环绕造句

我们学校周围群山环绕。
广场周围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到处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九寨沟是一个群山环绕着一方湖水的宝地,那里的湖水像宝石一般宁静。
这里群山环绕重峦叠嶂,青山滴翠。我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来到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感叹。
山青水秀。爱这里的清波漾漾,爱这里的群山环绕。
滑雪场最早叫“北大壶”,这里三面群山环绕,中间高峰凸起,北部狭长宛如一只斟水之壶,当地老百姓因其形称之为“北大壶”。
群山环绕,绵绵不绝,高山起伏不定,有山脚山腰的绿意葱葱,也有山顶的白雪皑皑。
湖水清澈碧绿,水明如镜。阳光灿烂,云朵如絮。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碎银子一样闪烁着。湖四周被高低起伏的群山环绕着,山上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竹子林,景色非常迷人。
地面群山环绕,怪石嶙峋,山岩雷雷,危峰兀立,姿态万千。
这是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四外群山环绕,层峦叠嶂,一条溪流从村口流过,轻快的溪水不时卷起欢快的浪花。
群山环绕,青翠欲滴,远处隐隐传来轰隆隆的水声。
眼前群山环绕,蜿蜒的河水也进入不了,如险要的山洞一般,除却正门的一条羊肠小道,四周都不见其他的出路。
赤城温泉地处塞北高原的群山之中,周围群山环绕,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纵贯南北,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泉。
这里群山环绕,重岩叠障,一眼望不到尽头,其中绝地瘴气无数,一般人进去九死一生。
山高皇帝远,这里又群山环绕,即便李大刚怎么高调,京城里那位也管不到他了。
我的家乡是重庆,那里山清水秀,树木茂盛,群山环绕,百花盛开,可漂亮了。
走进群山环绕的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泰峰村,便被茫茫竹海、连绵茶园所吸引。
群山环绕,绿草如茵,苍劲的古树拔天而上,枝叶扶苏,苍翠的树叶蓊蔚洇润,宛若晶莹剔透的墨玉。
大陆有他的崇拜者,甚至在群山环绕的赖索托,出身台化、经王永庆调教的年兴纺织协理林见安,也日日在与非洲部属操练着王永庆的“追根究柢”管理兵法。
这里是兴林市的一片郊区,仅有的几条高速公路在群山环绕下穿插而过,路上的车辆奔流不息。

汉字详情

qún [qun]
部首: 619
笔画: 13
五笔: VT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RTQ
四角: 186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群,辈也。——《说文》

兽三为群。——《国语·周语》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三百维群。——《诗·小雅·无羊》

大夫不掩群。——《礼记·曲礼》

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

故近者聚而为群。——柳宗元《封建论》

(3)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们);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众生或万物);群儿(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群品(万事万物;佛教指众生)。也指其他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又如:猪群;马群;大鱼群

(4) 朋辈 。如:群好(互相亲善的人们);群季(诸弟);群朋(互相依附,结为党与);群流(同辈);群萃(同类;侪辈)

(5) 百姓 。如:群元(指人民、百姓);群口铄金(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影响的强大或比喻人多口杂,足以混淆是非)

(6) 集团,社会集体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唐· 柳宗元《封建论》

(7) 又如:群法(社会法则);群治(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群俗(社会风尚)

(8) 泛指多数

(9) 指人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礼记》

(10) 指事物

猎者张罗,百兽群拢,或得或失。——《论衡》

量词

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如:一群天鹅;一群野火鸡;一群白蚁

动词

(1) 聚集;会合,联合

而群天下之英杰。——《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以避群害。——明· 李渔《闲清偶寄·种植部》

群聚而笑。——唐· 韩愈《师说》

群怪聚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群而不党(聚集在一起,却不结党);群曲(合唱的曲子。大多为一人引端,众人和声);群行(结队而行);群萃(事业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群处(成群地相处)

(3) 随俗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后汉书》

形容词

(1) 众多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赵王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群响毕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群士(众官,百官;众学士);群有(指万物);群司(百官,众官。同群士);群枉(众多奸邪的小人);群英(众多有才能的人);群从(指众子侄辈)

英文翻译

(same as U+7FA3 羣) group, crowd, multitude, mob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云平聲合口三等gyon/giungʰĭuən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huán [huan]
部首: 436
笔画: 8
五笔: G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MF
四角: 11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瞏 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同本义

环,璧也。——《说文》

肉好若一谓之不。——《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

行步则有环珮之声。——《礼记·经解》

孔子佩象环五寸。——《礼记·玉藻》

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腰白玉之环。——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玦(玉环和玉玦);环琨(环与琨,并为玉佩);环塡(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塡,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4) 泛指圆圈形的物品

布巾环幅。——《仪礼·士丧礼》

瓜祭上环。——《礼记·玉藻》。注:“上环,头忖也。”

(5) 又如:环中(圆环的中心;又比喻空虚而无是无非的境界);环利通索(连环铁索)

(6) 数学中,具有加法和乘法运算的集合 。其中任两个元素的并与对称差仍是该族中的元素

环论

(7) 化学中,环形的结构或多个原子的一种闭链 。如:苯环;甾环

动词

(1) 环绕,围绕

三江环之。——《国语·越语上》

戎翟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二》

譬众星之环极。——《文选·张衡·西京赋》

环而攻之。——《孟子·公孙丑下》

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环村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环坐(环绕而坐);环绦(束腰的丝带);环攻(围攻);环瞰(包围窥伺);环击(围攻);环迫(四面威逼)

(3) 旋转

环拜以钟鼓为节。——《周礼·乐师》

环山者三。——《战国策·齐策》

九首蛇身自环。——《山海经·大荒北经》

(4) 又如:环回(循环,周转);环拜(盘旋与直拜);环激(旋转搅动);环涛(回旋的波涛)

英文翻译

jade ring or bracelet; 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

rào [rao]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AT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JPU
四角: 25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尧声。本义:缠束)

(2) 同本义

绕,缠也。——《说文》

绕黄山而款牛首。——张衡《西京赋》。注:“裹也。”

(3) 又如:把丝绕在卷筒上;绕搭(缠绕);绕缭(缭绕,盘旋围绕);绕手(犹棘手);绕网(陷入罗网);绕结(回旋缠结)

(4) 环绕

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绕梁声(形容歌声优美动听,长久萦回耳畔);绕袭(迂回突袭敌人)

(6) 迂回绕过

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峪,更无别处好绕。——《老残游记》

(7) 又如:绕弯(波折);绕过暗礁;绕袭(绕道袭击)

(8) 逃避…力量,规避 。如:你必须明确回答,想绕是绕不过去的

(9) 使模糊 。如:你的话把他绕住了

(10) 纠缠(如事情或问题)

我看昨天晚上你是有点绕住了;遇上急事,谁也保不住迷头。——老舍《骆驼祥子》

(11) 弯曲

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文选·傅毅·舞赋》

英文翻译

entwine; wind around; surr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ji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