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絓棘

dī yáng guà jí [di yang gua ji]
注音 ㄉ一 一ㄤˊ ㄍㄨㄚˋ ㄐ一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章炳麟《哀陆军学生》:“进退道穷,羝羊絓棘。”

成语用法

羝羊絓棘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进退两难。

汉字详情

[di]
部首: 619
笔画: 11
五笔: UDQY
五行:
仓颉: TQHPM
四角: 825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公羊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 羝羊(公羊);羝单(以公羊皮缝制的床单);羝乳(公羊产乳。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3) 三岁的白色公羊

英文翻译

ram, he-goat

方言集汇

◎ 粤语:d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1 dai1 [客英字典] dai1 di1 [台湾四县腔] di1 dai1 [梅县腔] di1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3
◎ 潮州话:d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tieite/tei
yáng,xiáng [yang,xiang]
部首: 619
笔画: 6
五笔: UDJ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Q
四角: 80501

详细解释

yáng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2)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引人羡慕注目);羊耳风(羊角风);羊脏(调侃语。指好胃口);羊羔(酒名;羊羔酒,一种汾州产的糯米制白酒);羊儿风(羊角风)

(4) 十二生肖之一,与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论衡》

(5) 姓

形容词

(1) 吉利。后作“祥”

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墨子》

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王孝渊碑》

(2) 又如:羊枣(果名,俗称“软枣。表示吉祥);吉羊

(3) 细密;完备。后作“详”

臣愿王与下吏羊计某言而竺(笃)虑之也。——《马王堆汉墓帛书》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英文翻译

sheep, goat; KangXi radical 123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梅县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angjĭaŋ
guà,kuā [gua,kua]
部首: 628
笔画: 12
五笔: XFFG
仓颉: VFGG
四角: 24914

详细解释

名词

茧粗丝

絓,茧滓絓头也。从糸,圭声。——《说文》

絓,紬也。——《广雅》

绛缇絓紬丝絮绵。——《急就篇》。颜注:“紬之尤粗者曰絓。茧滓所抽也。”

动词

(1) 通“挂”。悬挂

絓,悬也。——《广雅》

不絓圣人之罔。——《汉书·叙传上》

(2) 又如:高絓(高高悬挂)

(3) 绊住;挂碍

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徼不能絓也,荡而失水,蝼蚁得意也。——《韩非子·说林下》

车絓于木而止。——《史记·齐太公世家》

(4) 又如:絓阂(挂碍;牵掣);絓绝(绊断)

(5) 连及;连结

心絓结而不解兮。——《楚辞·哀郢》

而祸福絓罗。——《太玄·玄莹》。注:“犹流离也。”

(6) 又如:絓染(牵连,连累);絓误(因受牵连而失官)

英文翻译

obstructed; hind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wa5 [客英字典] gwa5 [台湾四县腔] gwa5 [梅县腔] gwa5 [陆丰腔] ku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緺佳合平聲合口二等kʰwaikhrue/qoe
[ji]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GMI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DB
四角: 5599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朿( )。“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3)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4)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6)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如:额棘;髂棘

(7)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8)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9)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

(10) 中国地名

(11)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12)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3) 姓

形容词

(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

(2) 办事艰难

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

(3) 通“亟”。急切,急迫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

(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

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英文翻译

jujube tree; thorns, brambles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t7 [宝安腔] git7 [梅县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紀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kik/kiokk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