羃篱

mì lí [ mi li]
繁体 羃籬
注音 ㄇ一ˋ ㄌ一ˊ

词语释义

暂无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羃?"。古同“幂”,覆盖:“解紵衣以羃之。”l?)〕古代遮蔽脸部的巾。

汉字详情

[mi]
部首: 520
笔画: 18
五笔: LAJH
仓颉: WLTAB
四角: 60227

英文翻译

cover-cloth, cover with cloth

方言集汇

◎ 粤语:mi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狄錫開入聲開口四等miekmek
[li]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YBC
五行:
仓颉: HYUB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潜《饮酒》

庭中始为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樊篱(篱笆);篱子(即篱笆);篱花(篱菊。篱下的菊花);篱门(竹篱的门);篱陌(篱边和田头);篱垣(用竹篱做成的墙垣);篱根(竹篱近地处)

(4) 笊( zhào)篱 ,用竹蔑、柳条、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汤里捞东西

英文翻译

bamboo or wooden fence; h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4
◎ 潮州话:li5 loi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