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政

bà zhèng [ ba zheng]
繁体 罷政
注音 ㄅㄚˋ ㄓㄥˋ

词语释义

谓免除宰相职务。

词语解释

  1. 谓免除宰相职务。

    《宋史·高宗纪四》:“ 吕颐浩 等以旱乞罢政。”《明史·李东阳传》:“既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参见“ 罢相 ”。

引证解释

⒈ 谓免除宰相职务。参见“罢相”。

《宋史·高宗纪四》:“吕颐浩等以旱乞罢政。”
《明史·李东阳传》:“既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

罢政的网络释义

罢政

  • 罢政,拼音是bà zhè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谓免除宰相职务。
  • 汉字详情

    bà,ba [ba,ba]
    部首: 520
    笔画: 10
    五笔: LFCU
    仓颉: WLGI
    四角: 6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2) 同本义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 赵绾、 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4) 遣返,遣归 。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

    (5) 停止

    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

    (7) 完毕

    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

    曲罢曾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

    (9) 废除;取消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10) 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

    (11) 归,返回 。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

    叹词

    (1)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

    ba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ease, finish, stop; giv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baa6
    ◎ 潮州话:ba6

    宋本广韵

    zhèng [zheng]
    部首: 425
    笔画: 9
    五笔: GH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 )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 秋瑾《致琴文书》

    (3) 又如:正己

    (4)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5)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名词

    (1) 政治;政事

    其政不获。——《诗·大雅·皇矣》。释文:“政,政教也。”

    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周礼·夏官》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元政紊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言时政者。——清· 张廷玉《明史》

    沽名乱政。

    (2)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处理政事的地方);政争(政治斗争);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与风俗)

    (3)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民政;邮政;财政

    (4)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如:家政;校政

    (5) 政策;法令

    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6)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罚);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7) 官长;主事者

    政诸侯。——《墨子·非命上》

    以为大政。——《左传·昭公十五年》

    周公作立政。——《书·立政》

    (8) 又如:学政;盐政

    (9) 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 。如:历官七政

    (10) 政权

    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11) 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12) 朝廷;政府机关

    在其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脱脱《宋史》

    (13) 姓

    英文翻译

    government, political affairs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n5 [东莞腔]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zin4 [陆丰腔] zhin5 [梅县腔] zhin5 [宝安腔] zin5 [沙头角腔] zin5 [海陆丰腔] zhin5 [台湾四县腔] tsi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盛清開去聲開口三等tɕĭɛŋcjengh/tje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