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锾

fá huán [ fa huan]
繁体 罰鍰
注音 ㄈㄚˊ ㄏㄨㄢˊ

词语释义

罚金。古代赎罪,用锾计算,故名。

词语解释

  1. 罚金。古代赎罪,用锾计算,故名。

    《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鍰。” 孔 传:“六两曰鍰。” 唐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诗:“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鍰。” 清 顾炎武 《钱法论》:“ 隆虑公主 以钱千万为子赎死,是罚鍰之入以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你就认个庸医杀人,也不过是个‘杖罪’,好像还有‘罚鍰赎罪’的例,化几两银子就是了。”

引证解释

⒈ 罚金。古代赎罪,用锾计算,故名。

《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鍰。”
孔传:“六两曰鍰。”
唐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诗:“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鍰。”
清顾炎武《钱法论》:“隆虑公主以钱千万为子赎死,是罚鍰之入以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五回:“你就认个庸医杀人,也不过是个‘杖罪’,好像还有‘罚鍰赎罪’的例,化几两银子就是了。”

罚锾的国语词典

罚款。为行政机关处分的行政罚。

罚锾的网络释义

罚锾

  • 词目:罚锾
  • 解释:即罚金。古代赎罪﹐用锾计算﹐故名。
  • 旧题汉·孔安国传:“疑则赦,从罚。六两曰锾,锾,黄铁也。阅实其罪,使与罚各相当。”古代赎罪,用锾计算,故以“ 罚锾”称罚金。
  • 罚锾造句

    要求法院下令冻结的资产,要求他放弃不法获利并支付民事罚锾。
    违反规定的渔民将要面临罚锾或是吊销捕捞许可证。
    另外也被要求立刻停止这种非法的手段,同时要在收到正式通知的三个月内付清罚锾;那方面的响应呢?
    依本法所处之罚锾,经限期缴纳,届期不缴纳者,依法移送强制执行。
    罚锾之法诚妙,恐适以饱贪黩之私囊,富者更易邀幸免。
    机车车主若未依规定办理年度排气检验,将可处新台币两千元罚锾。
    违反第十条第二项或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者,其所属机构或负责人亦处以第一项之罚锾。
    法官亦质疑,受到美银管理阶层所害的股东,为何应负担罚锾,特别是美银根本不承认有任何过错。
    如您有漏报短报在华工作所得税情形者,将处漏报短报税额二倍以上之罚锾;
    治安法官以酗酒的罪名处他罚锾三十英镑。

    汉字详情

    [fa]
    部首: 520
    笔画: 9
    五笔: LYJJ
    五行:
    仓颉: WLIVN
    四角: 60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 ,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2) 同本义

    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说文》

    罚上报下之罪也。——《墨子经》

    三让而罚。——《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

    小刑宪罚。——《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

    忠所罪以遇罚兮。——《楚辞·惜诵》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皆不应重罚。——清· 方苞《狱中杂记》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罚规(处罚的规章);罚约(输者受罚的约定);罚弗及嗣(惩罚罪犯,但不延及子孙)

    (4) 对有过失、错误的处分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 又如:罚爵(宴饮时,罚失礼者喝酒的酒器)

    (6) 讨伐;杀

    致天之罚。——《书·汤誓》

    (7) 又如:罚极(因有罪而加以诛杀);罚罪(讨伐或惩处有罪者);罚恶(惩治恶人);罚蔽(罚罪断狱)

    (8) 出钱赎罪

    五刑不筒,正于五罚——《书·五刑》

    (9) 又如:罚锾(纳金赎罪);罚铜(纳铜罚罪);罚赎(出钱赎罪);罚俸(官吏因犯罪而停发薪俸)

    (10) 发誓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元· 关汉卿《窦娥冤》

    名词

    (1) 刑罚

    掌受士之金罚,货罚。——《周礼·职金》。注:“罚,罚赎也。”

    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求,比周以相为也。——《韩非子·有度》

    (2) 又如:罚作(汉代刑罚之一。处轻罪犯以一年苦役);罚神(传说主管刑罚之神)

    英文翻译

    penalty, fine; punish, penal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宋本广韵

    huán [huan]
    部首: 506
    笔画: 14
    五笔: QEFC
    五行:
    仓颉: OPBME
    四角: 827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重量单位,或说等于六两,或说等于六两半

    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书·吕刑》

    (2) 钱币

    便是自认罚锾,也得有个数目,好据供入责。——《儿女英雄传》

    (3) 通“环”。圆环

    仓琅根,宫门铜锾也。——《汉书·孝成赵皇后传》

    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汉书·五行志》

    英文翻译

    measure; money, coins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