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

luó luó [ luo luo]
繁体 羅羅
注音 ㄌㄨㄛˊ ㄌㄨㄛˊ

词语释义

1.清疏的样子。 2.是现代彝族的先民。

词语解释

  1. 疏朗放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司马太傅 为二 王 目曰:‘ 孝伯 亭亭直上, 阿大 罗罗清疎。’” 刘孝标 注:“ 恭 ,正亮沉烈; 忱 ,通朗诞放。”

  2. 谓疏朗清晰。

    清 朱彝尊 《疏影·黄梅花》词:“横斜满院,见蜂鬚乱叠,鶯羽新剪,冷缀苔枝,疎影罗罗。”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章:“大纲细目,罗罗清疏,可说对于文体的辨析,基本上确定了基础了。”

  3. 传说的兽名。

    《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袁珂 校注引 吴任臣 曰:“《駢雅》曰:‘青虎谓之罗罗。’今 云南 蛮人呼虎亦为罗罗,见《天中记》。”

  4. 鸟名。

    《山海经·西山经》:“西三百五十里,曰 莱山 ,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郭璞 注:“罗罗之鸟,所未详也。”

  5. 彝族的旧称。

    元 代在今 四川 西昌 地区及 大凉山 一带设立“罗罗斯宣慰司”。

引证解释

⒈ 疏朗放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 孝伯亭亭直上, 阿大罗罗清疎。’”
刘孝标注:“恭,正亮沉烈; 忱,通朗诞放。”

⒉ 谓疏朗清晰。

清朱彝尊《疏影·黄梅花》词:“横斜满院,见蜂鬚乱叠,鶯羽新剪,冷缀苔枝,疎影罗罗。”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章:“大纲细目,罗罗清疏,可说对于文体的辨析,基本上确定了基础了。”

⒊ 传说的兽名。

《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袁珂校注引吴任臣曰:“《駢雅》曰:‘青虎谓之罗罗。’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见《天中记》。”

⒋ 鸟名。

《山海经·西山经》:“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郭璞注:“罗罗之鸟,所未详也。”

⒌ 彝族的旧称。 元代在今四川西昌地区及大凉山一带设立“罗罗斯宣慰司”。

罗罗的国语词典

清疏的样子。

罗罗的网络释义

罗罗

  • 罗罗即乌蛮,是现代彝族的先民。元时乌蛮诸部仍大多都有各自的部名,而罗罗则是对他们的统称。南诏乌蛮七部落中有号鹿卢蛮者,当即罗罗一名的来源。蒙古人又在这个名称之后加上复数后缀-S,汉语音译为罗罗斯,专门用来指集中居住在今四川凉山自治州和西昌地区的罗罗人;元置宣慰司于其地,称罗罗斯宣慰司。乌蒙、乌撒地区也是罗罗人的集中居地。此外,惟其农业大体上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 罗罗造句

    但我要的是简单的东西,不要这些罗罗唆唆的装饰。
    对不起,罗罗唆唆跟你说了这么多。
    第一季中,讲述了一个罗罗嗦嗦的邻近,假扮自杀想给她十几岁的儿子一个教训,还计划在后院把她的教练点着。
    叶儿黄了,天凉了,怕冷的都进暖房了。只你精神最高尚,还在为大家歌唱:多罗罗,好冻哦!我说寒号鸟,天冷了,“歌”对不住你,还是早点筑窝保暖吧!
    题目:试析双柏彝族“老虎笙”的艺术特点。摘要: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自称为“罗罗”,“罗罗”在彝语里面是老虎的意思。
    我要成为世界第一的剑客,要是你害我无法达到这个野心,到时候你就切腹向我赔罪吧……既然如此,就算是恶名昭彰我也要扬名全世界。——罗罗亚·索隆。
    保罗罗德是这次革新项目的负责人。
    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降温真难过!介几天不知道肿么了,温度哗哗的下降,听说北方南方是普降滴,看来都不好过。
    文章已找不到北,罗罗嗦嗦一再重复已经说过的东西,没有丝毫悬念,淡而无味。
    帝波罗罗?在紧急关头发动进攻。
    他罗罗嗦嗦说到的什么卜洛梅街、小家碧玉、兵营、长矛兵,象一串幢幢黑影似的在马吕斯的眼前掠过。
    端丽的妻子恳求说“蒂罗罗,你绝不能去参加集会”。
    每到立冬节,这些村子就有人开始给孩子们教戏,像冀中平原特有的剧种丝弦、二黄、罗罗腔、蹦蹦戏等,孩子们学戏的热情非常高,因而整日锣鼓声不断。
    他使用最冗长的词句,罗罗嗦嗦地纠缠不清,动不动就丢下一个没完成的句子。
    网友“哆罗罗”留言“流泪,伟大的母亲,坚强的儿子,他在沉睡中感受到了母爱,感受到了召唤!”。
    另两个罗罗此时五体投地地佩服王宇天,料事如神啊!就是活诸葛!“答应他们啊!要不‘草头帮’就完了!”。
    罗罗穿上跳跳鞋和汪汪、咪咪一起去找蹦蹦。
    一名神情自若,盛气凌人的少年对老者的罗罗索索有些不耐烦,突然问道。
    蒂罗罗把惶惶不安的伴侣们召在一起商量有什么新的妙计。
    但我要的确良简单的东西,不要这些罗罗嗦嗦的装饰。

    汉字详情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