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罗帐。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幃翠被鬱金香。”《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綉被五更香睡好,罗幃不觉纱窗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这云似我罗幃数重。” 清 龚自珍 《减字木兰花》词:“昨夜罗幃,银烛花明蟢子飞。”
引证解释
⒈ 罗帐。
引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幃翠被鬱金香。”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綉被五更香睡好,罗幃不觉纱窗晓。”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这云似我罗幃数重。”
清龚自珍《减字木兰花》词:“昨夜罗幃,银烛花明蟢子飞。”
罗帏的国语词典
丝织的帘幕、帐幕。一般指床帐。
罗帏的网络释义
罗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韦声。“巾”与丝织品有关。本义:佩带的香囊)
(2) 同本义
帏,囊也。——《说文》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楚辞》
(3) 帐子;幔幕
帏,一说单帐也。——《广韵》
帷屏无彷彿。——《文选·潘岳·悼亡诗》
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文选·枚乘·七发》
(4) 又如:帏盖(帏幕和篷盖);帏幔(帐幕);帏箔,帏薄(帐幕和帘子);帏帘(帐幕);帏幌(帷幌);帏帐(惟帐);帏室(张挂帷幔的内室);帏屏(亦指寝息之所);帏帽(帷帽);帏幄(帐幔,帐幕;军队的帐幕,借指指挥中心;内庭,内室)
(5) 裙正面的一幅
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国语》。韦昭注:“裳正幅曰帏。”
动词
遮蔽
其人无衣与裳,惟以布一幅束其阴,上体以被一方,帏而裹之。——《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