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一种精致的丝织品。质地细致,文彩华丽,产于 越 地, 唐 代作为贡品。
唐 白居易 《缭绫》诗:“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罗綃与紈綺。”《新唐书·李德裕传》:“﹝ 敬宗 ﹞又詔索盘条繚綾千匹。”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精致的丝织品。质地细致,文彩华丽,产于越地, 唐代作为贡品。
引唐白居易《缭绫》诗:“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罗綃与紈綺。”
《新唐书·李德裕传》:“﹝敬宗﹞又詔索盘条繚綾千匹。”
缭绫的网络释义
缭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丝有关尞( )声。本义:缠绕)(2) 同本义
缭,缠也。——《说文》
再缭四寸。——《礼记·玉藻》。疏:“绕也。”
弗缭。——《仪礼·乡饮酒礼》。注:“犹紾也。”
肠纷纭以缭转兮。——《楚辞·怨思》
缭之兮杜衡。——屈原《九歌·湘夫人》
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后汉书》
(3) 又如:缭肘(即“镣ń”。囚禁犯人的脚镣、手铐);缭绕(缠绕);缭纠(缠绕相连貌)
(4) 围绕;绕道而行
矜纠收缭之属。——《荀子·议兵》。注:“缭绕,言委曲也。”
每一门内,四缭连屋。——《聊斋志异·金和尚》
(5) 又如:缭曲(迂回曲折;婉转含蓄);缭眺(谓声清而长)
(6) 祭祀名
八月缭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以手纵持肺本,循之至于末,乃绝以祭也。”
(7) 又如:缭祭(周礼九祭之一。祭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8) 缝纫法之一。用针斜着缝缀 。如:缭衣缝;缭贴边
(9) 假借为“撩”。撩乱,纷乱
缭乱边愁听不尽。——唐· 王昌龄《从军行》
名词
(1) 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 。如:帆缭;缭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 又如:绫券(彩绫制的货币);绫扇(薄绢制的扇子);绫纸(绫制的纸。古时官诰所用);绫衾(丝罗作成的衾被);绫帽(丝质的帽子)
(3) 现代丝织品名。采用斜纹组织或以斜纹为底的提花组织,以桑蚕丝或与人造丝交织而成 。如:素绫;花绫;绫罗(泛指丝织品);绫罗绸缎(泛指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