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欺诈迷惑;错乱。
《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詔曰:‘ 友 侵剥百姓以繆惑朝士,其考竟以惩邪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繆惑,亦资一笑。”
引证解释
⒈ 欺诈迷惑;错乱。
引《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詔曰:‘ 友侵剥百姓以繆惑朝士,其考竟以惩邪佞。’”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繆惑,亦资一笑。”
缪惑的网络释义
缪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iào
名词
(1) 姓
(2) 另见
miù
形容词
(1) 纰缪;错误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庄子·盗跖》
(2) 又如:缪舛(舛错,谬误);缪戾(错舛,违背);缪悠(妄诞不经);缪说(荒谬错误的言论);缪妄(荒缪无稽)
(3) 通“穆”。穆然,静思
孔子有所缪然思焉。——《孔子家语·辨乐》
(4) 通“穆”。虔诚
太公召公乃缪卜。——《史记·鲁周公世家》
动词
(1) 诈伪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又如:缪数(诈伪之术);缪丑(宋秦桧之谥。借指奸佞)
(3) 通“樛”。绞结
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礼记·檀弓下》
即自缪死。——《汉书·外戚传下》
(4) 通“勠”。合力,并力
昔我先君穆公及 楚成王是(寔)缪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 秦·《诅楚文》
(5) 通“缭”。缭绕
缪绕玉绥。——《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6) 另见
móu
名词
(1) (形声。从系(
),本义:绸缪,缠绕)(2) 见“绸缪”(缠绵)
(3) 麻十束为缪
缪,枲之十絜也。——《说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内惑于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奴婢所惑。——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惑眩(迷乱;混乱);惑疾(迷乱之病);惑变(迷乱变化);惑易(精神失常);惑志(疑心);惑误 (使人疑而误之)
(4) 迷惑,使…辨不清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 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以惑愚瞽。——明· 刘基《卖柑者言》
(5) 又如:惑动(迷惑动摇);惑主(迷惑君主);惑术(迷惑人心之术);惑惑(迷惑);惑众(迷惑众人);造谣惑众;妖言惑众;惑世
(6) 迷恋 。如:惑妄(迷于邪说);惑溺(沉迷)
(7) 迷失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惑失道。后大将军。——《汉书》
形容词
(1) 糊涂,令人不解
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孰能无惑。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惑实(糊涂);惑人(昏庸糊涂的人);惑主(昏君);惑突(糊涂,疑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ed6 [宝安腔] fet8 [梅县腔] fet8 [台湾四县腔] fet8 [客英字典] fet8 [东莞腔] fet8 [沙头角腔] fiet8 [海陆丰腔] fet8 [陆丰腔] fet8
◎ 潮州话:hog8(hôk) [揭阳、潮阳]huêg8(huê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或 | 胡國 | 匣 | 德合 | 入聲 | 職 | 合口一等 | 曾 | 登 | ɣuək | ghuok/hu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