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蕤

yīng ruí [ ying rui]
繁体 纓蕤
注音 一ㄥ ㄖㄨㄟˊ

词语释义

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词语解释

  1. 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六:“当缨蕤之盛集,攄风雅之秘思,率以賡载,始成编轴。”

引证解释

⒈ 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当缨蕤之盛集,攄风雅之秘思,率以賡载,始成编轴。”

缨蕤的网络释义

缨蕤

  • 缨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ng ruí,意思是指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 汉字详情

    yīng [ying]
    部首: 332
    笔画: 14
    五笔: XMM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MBOV
    四角: 271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 同本义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

    (4) 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亦用以系香囊。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

    (5) 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咸龙旂而繁缨。——张衡《东京赋》。 薛注:“缨,马鞅也。”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注:“缨,在马膺前如索帬。”

    以缨拾矢可也。——《礼记·曲礼下》。注:“缨,缨卷也。”

    (6) 又如:缨缴(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缨铰(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比喻拘限)

    (7) 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缨蕤(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

    动词

    (1) 缠绕、系牵。通“婴”

    而不缨垢氛。——谢灵运《述祖德》。 李善注:“缨,绕也。”

    (2) 又如:缨情(犹系心)

    (3) 遭受 。如:缨缴(中箭。缴( zhuó):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英文翻译

    a chin strap; tassel; to annoy, b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宋本广韵

    ruí [rui]
    部首: 301
    笔画: 15
    五笔: AETG
    五行:
    吉凶:
    仓颉: TMOM
    四角: 442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上形,下声。本义:草木花下垂) 同本义

    蕤,草木华垂貌。——《说文》

    名词

    (1) 衣服帐幔或其他物体上的悬垂饰物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大白冠、缁布之冠皆不蕤。——《礼记》

    (2) 花

    争抱寒柯看玉蕤。——苏轼《南乡子》

    (3) 花蕊

    此酒乃以百花之蕤,万木之汁,加以麟髓凤乳酿成。——《红楼梦》

    英文翻译

    drooping leaves; fringe soft, del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i4 [海陆丰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台湾四县腔] wi1 [梅县腔] s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儒隹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njyi/rvinʑ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