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缝絍 ”。亦作“ 缝衽 ”。泛指缝纫补缀之事。
《宣和遗事》后集:“ 天眷 十年……﹝ 宋钦宗 ﹞水火则隔门取给於监人,饮食毕,不许存火,洗濯缝衽,一一皆取於外。”《剪灯新话·翠翠传》:“吾衣甚薄,乞持入付吾妹,令浣濯而缝紝之。” 清 方苞 《甲辰示道希兄弟》:“缝紝补缀,皆取办於工。”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交际》:“缝絍补缀,皆取办於工。” 叶圣陶 《穷愁》:“媪老而寡,为人缝衽以自活,一宽厚慈祥之妇人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缝絍”。亦作“缝衽”。泛指缝纫补缀之事。
引《宣和遗事》后集:“天眷十年……﹝宋钦宗﹞水火则隔门取给於监人,饮食毕,不许存火,洗濯缝衽,一一皆取於外。”
《剪灯新话·翠翠传》:“吾衣甚薄,乞持入付吾妹,令浣濯而缝紝之。”
清方苞《甲辰示道希兄弟》:“缝紝补缀,皆取办於工。”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交际》:“缝絍补缀,皆取办於工。”
叶圣陶《穷愁》:“媪老而寡,为人缝衽以自活,一宽厚慈祥之妇人也。”
缝纴的网络释义
缝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féng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等有关, 逢声。本义:以针线连缀)(2) 同本义
缝,以针紩衣也。——《说文》
缝,合也。——《广雅》
缝齐倍要。——《礼记·玉藻》。注:“紩也。”
可以缝裳。——《诗·魏风·葛屦》
临行密密缝。——孟郊《游子吟》
(3) 又如:缝衣(缝制衣服);缝刺(缝纫与刺绣);缝缉(缝纫);缝织(缝纫编织)
(4) 补合 。如:缝破补绽(泛指裁制修补之类的针线活);缝紝(泛指缝纫补缀之事);缝绽(缝补破绽)
(5) 另见
fèng
名词
(1) 缝合处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
(2) 又如:衣缝;裤缝;缝际(缝合之处)
(3) 罅隙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缝罅(细小的裂痕,破绽);缝子(缝隙);缝开(裂开)
(5) 喻言行中出现的漏洞、差错
他就寻个缝子,参了一本。——《儿女英雄传》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织布帛的纱缕
纴,机缕也。——《说文》
织纴组紃。——《礼记·内则》
执针织纴,皆百人。——《左传·成公二年》
妇人不得纺绩织纴。——《汉书·严助传》
(2) 指纺织
侍儿五三,可充纴织;家僮数四,足代耕耘。——《北史·萧大圜传》
(3) 缯帛
其妇女庄栉织纴皆取成于婢仆。——《晋书》
动词
(1) 绕线。泛指纺织 。如:纴织(织纴。纺纱织布)
(2) 今也指缝制衣服 。如:缝纴
(3) 穿,引
石斛数条,去根如筒子,一边纴入耳中。——《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