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络

lǚ luò [lü luo]
繁体 縷絡
注音 ㄌㄩˇ ㄌㄨㄛˋ

词语释义

犹缠绕。

引证解释

⒈ 犹缠绕。

唐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縈。”
宋叶适《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崑山并大洋,盗出没不可踪迹,以其半置嘉定县,凿锦帆涇,百港缕络之所宗也。”

缕络的网络释义

缕络

  • 缕络,拼音是lǚ luò,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缠绕。
  • 汉字详情

    [lv]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ovg
    五行: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2) 同本义

    缕,线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有布缕之征。——《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潜夫论·俘侈》

    (3) 又如:缕綦(用线织綦);缕綵(用各色不同的线缕成其文采)

    (4) 泛指细而长的东西,线状物

    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三国志·文帝纪》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己《鹊踏枝》

    (5) 又如:缕子脍(食品名。以细切的鱼肉制成);缕肉羹(肉丝羹);缕金(金丝;以金丝为饰);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指在大红洋缎的衣面上用金线绣成百蝶穿花图案的紧身袄。裉,上衣前后两幅在腋下合缝的部分);缕细(细如丝缕)

    (6) 帛

    故为祷朝缕绵。——《管子·侈靡》。注:“帛也。”

    (7) 又如:缕绵(绸帛丝绵)

    形容词

    (1) 连续不断 。如:缕悉(一条一条很清楚);缕堤(临河处所筑小堤。因连绵不断,状如丝缕,故名);缕缕行行(方言。成群结队。形容很多);缕续(接连不断)

    (2) 通“褛”。衣破 。如:蓝缕(破衣)

    副词

    (1) 一条一条地,详尽地

    其功业相次千万者,不可复缕举也。——葛洪《抱朴子》

    (2) 又如:缕细(底细,详情);缕责(细责,苛责)

    量词

    (1) 一丝,一股

    红光一缕。——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一缕烟;千丝万缕;一缕幽香

    (3) 股、绞等 。如:一缕麻;一缕头发

    动词

    (1) 疏通;分流 。如:缕河(疏通河流)

    (2) 一种刺绣方法 。如:纳缕(刺绣方法之一)

    luò,lào [luo,lao]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T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HER
    四角: 27164

    详细解释

    lào

    (2) 另见 luò

    luò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丝线有关。各声。本义:缠绕,捆缚)

    (2) 同本义

    络,缠也。——《广雅》

    有九丘,以水络之。——《海内经》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绵络天地。——《汉书·扬雄传》

    蒙绵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罗绵其上。——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络着手(缠着手);络越子(用越子缠绕丝或纱);络索(耳饰)

    (4) 用网状物兜住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陌上桑》

    (5) 又如:她头络着个发网

    (6) 包罗。如:络幕(施张,覆盖的样子。也作“络縸”)

    (7) 联,连,联络。如:络绎不绝;络续(陆续)

    (8) 通“罗”。搜罗

    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唐· 司马贞《补史记序》

    英文翻译

    enmesh, wrap around; web,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lo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