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

dì yuē [di yue]
繁体 締約
注音 ㄉ一ˋ ㄩㄝ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缔约 dìyuē

(1) 缔结、订立条约

缔约国
conclude (sign) a treaty

词语解释

  1. 订立盟约。

    《新唐书·张孝忠传》:“ 孝忠 重德 滔 ,为子 茂和 聘其女,缔约益坚。”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狭斜抛心缔约,輒神游於 亚猛 、 亨利 之间。”

引证解释

⒈ 订立盟约。

《新唐书·张孝忠传》:“孝忠重德滔,为子茂和聘其女,缔约益坚。”
黄人《<小说林>发刊词》:“狭斜抛心缔约,輒神游於亚猛、亨利之间。”

缔约的国语词典

订立盟约。

缔约的网络释义

缔约

  • 缔约是指缔结、订立条约、订立盟约的意思,出自《新唐书·张孝忠传》等。
  • 缔约造句

    缔约过失责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形式。
    “领土”一词系指缔约任何一方的领陆和领水。
    试用期间因出卖人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瑕疵而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各方对缔约另一方为对付某项特定的威胁要求采取合理的特别保安措施,亦应给予同情的考虑。
    本文尤其研究了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问题,加强其可操作性。
    我们认为,缔约国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但同时,相关的条约义务也须遵守。
    每个缔约国应将本公约的各项规定适用于上述提单。
    缔约国承认的权利,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
    列出可以协助缔约方计划和实施其公众教育和培训活动的组织名单。
    这些案件由外交部负责处理,而海牙公约缔约国的案件则由英格兰和威尔士司法部、以及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法庭进行处理。
    基于此,本文试就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和适用范围以及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立法建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笔者认为:对缔约过失责任进行分类,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即不同表现形式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和共同特点来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在介绍不同学者对缔约过失责任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指出其不科学性,说明正确的分类方法,并对缔约过失责任进行分类。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不应当妨碍接收缔约国在其诉讼中披露可以证明被控告人无罪的资料。
    缔约任何一方可提前六个月以书面通知缔约另一方终止本协定。
    在这届会议期间,一致通过了缔约方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和财务细则。
    大多数国家都是国际协定的缔约国,都承认这种共同性。
    归根到底,国家只是全体国民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民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此意义上,爱国主义者真正要做的不是忙于督促每个人去爱国家,而是要让国家能够爱每一个人。
    对于给付障碍法而言,缔约过失获得了与积极侵害债权同样重大的意义。现今的一些新型法律制度,都是在缔约过失的土壤之上发展起来的。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UPH
    五行:
    吉凶:
    仓颉: VMYBB
    四角: 2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帝声。本义:结在一起)

    (2) 同本义

    缔,结不解也。——《说文》

    合从缔交。——贾谊《过秦论》。注:“连接也。”

    缔交翩翩。——左思《吴都赋》

    (3) 又如:缔婚(结婚);缔生(联结而生);缔连(联结)

    (4) 引申为郁结

    气缭转而自缔。——《楚辞》

    (5) 结合 。如:缔好(结好);缔昵(结交亲热)

    (6) 订立 。如:缔约国(共同订立某项条约的国家)

    (7) 构造,建造 。如:缔架(构架);缔葺(修建);缔构(建造;结构)

    (8) 约束;限制 。如: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英文翻译

    tie, join, connect; conn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ai3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yuē,yāo [yue,yao]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QYY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PI
    四角: 27120

    详细解释

    yāo

    动词

    (1)用秤称物 。如:给我约二斤肉。

    (2)另见 yuē。

    yuē

    名词

    (1) (形声。从糸( ),勺声。糸是细丝,有缠束作用。本义:绳索)

    (2) 同本义

    人寻约。——《左传》注

    (3) 又如:寻约(八尺长的绳子)

    (4) 共同商定的事,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 。如:约儿(字据;契约);和约;契约;条约如:约法三章。

    (5) 盟约;相期的诺言

    负约不偿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又如:约酬(契约,文券)

    (7) 姓

    动词

    (1) 缠束;环束

    约之阁阁。——《诗·小雅·斯干》

    约,缠束也。——《说文》

    凡任索约。——《考工记·匠人》。注:“缩也。”

    约绥约辔。——《仪礼·既夕礼》

    约车治装。——《战国策·齐策四》

    约车骑百乘。——《史记·魏公子列传》

    银蒜又垂碧户中,樱桃花下约帘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又如:约指(环束于指);约臂(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

    (3) 约定,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共同应遵守的条件

    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与诸将约曰。

    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必如约。——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相约(相互约定);预约(预先约定);约分鸿沟(楚汉相争,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约信(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

    (5) 邀请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6) 又如:约交(缔交);约结(结交;邀结);约从(邀约合纵)

    (7) 束缚,约束

    言语之约束也。——《周礼·司约》注

    约我以礼。——《论语》

    (8) 又如:约己(约束自己);约身(约束自身);约礼(用礼约束自己)

    (9) 阻止;阻拦 。如:约拦(约栏。阻挡;阻拦);约住(止住;停住);约水(拦水)

    (10) 少;省减;简约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以约失之者鲜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约薄(刻薄);约省(减省;简约);约损(减省;俭约);约节(简约;节俭);约俭(简约省俭)

    (12) 置办;配备 。如:约车(备车)

    (13) 求取 。如:约功(求取功名)

    (14) 估量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

    (15) 又如:约末(约莫);约料(估计;料想);约度(估计;衡量);约谅(料想;忖度)

    (16) 涂饰 。如:约黄(涂饰黄色)

    副词

    大概 。如:约有五十人;约迭(粗略估计);约计(约略计算)

    形容词

    (1) 贫困 。如:约居(居于贫困)

    (2) 简要

    读书一事,要由博而返之约,总以心得为主。——《儒林外史》

    博而不杂,约而不漏。——《文史通义》

    (3) 又如:约简(俭约简易);约艳(简洁华丽)

    (4) 卑微;卑下 。如:约辞(卑下的言辞)

    英文翻译

    treaty, agreement, cove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