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行

huǎn xíng [huan xing]
繁体 緩行
注音 ㄏㄨㄢˇ ㄒ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缓行 huǎnxíng

(1) 慢行或徐徐行驶

车辆缓行
walk or drive slowly

(2) 暂缓实行

计划缓行
postpone

词语解释

  1. 谓对百姓多所馈赠。

    《管子·法禁》:“莫敢布惠缓行,修上下之交,以和亲於民。” 尹知章 注:“从宽养民,谓之缓行。” 郭沫若 等集校:“‘缓行’当与‘厚财’同意。缓犹宽也。‘行’即《礼记·月令》‘行糜粥饮食’之行, 郑 注云‘行犹赐也’。宽其赠馈,即厚其财贿矣。”

  2. 徐步;慢走。

    唐 杜甫 《江头四咏·花鸭》:“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德称 因腹馁缓行了几步,被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

  3. 谓暂缓实行。

引证解释

⒈ 谓对百姓多所馈赠。

《管子·法禁》:“莫敢布惠缓行,修上下之交,以和亲於民。”
尹知章注:“从宽养民,谓之缓行。”
郭沫若等集校:“‘缓行’当与‘厚财’同意。缓犹宽也。‘行’即《礼记·月令》‘行糜粥饮食’之行, 郑注云‘行犹赐也’。宽其赠馈,即厚其财贿矣。”

⒉ 徐步;慢走。

唐杜甫《江头四咏·花鸭》:“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德称因腹馁缓行了几步,被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

⒊ 谓暂缓实行。

缓行的国语词典

慢慢的走。

如:「这里是行人徒步区,你大可以缓行,不必急。」

缓行的网络释义

缓行

  • 缓行,有连个义项:一是“慢行或徐徐行驶”;二是“暂缓实行”。
  • 缓行造句

    少顷,丝丝细雨打在一把缓行而来的杏色油纸伞上,伴着脆响,绽开几朵晶莹水花。
    坐在懒洋洋的白马上,怀中搂着温香软玉,彳亍缓行,如同置身仙境。
    如果仅在晚间修筑道路,白天的卡车堵塞情况更严重,极大的减缓行车速度。
    我爱在傍晚看五彩的游云,它们扮成侠士仕女,骑龙跨凤,有盛装的车舆,随行的乐队,当他们列队缓缓行进时,隔山望去,有时像海面行舟一般。在我脑子里许多美丽的童话,都是由这些游云想起来的。
    木婉清跟钟灵驰出数里,便收缰缓行,过不多时,听得声响,林飞飘然归来。
    第二天,杨奉命令甘宁率军五千为先头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先行一步到达高陵,杨奉和徐晃则率领一万主力押运各种粮草辎重在后面缓行。
    在人像之后,一个模样十分的俊朗少年骑着龙驹闭目缓缓行进,他的左臂上佩戴着一枚阴阳太极图案的徽章,上面赫然印着一个‘玄’字。
    当天的察尔汗盐湖碧波荡漾,朵朵白云倒映在湖中与润洁剔透的盐花交相辉映,巨大的采盐船在湖中缓缓行驶,景色奇美壮观。
    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与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义务有本质区别。
    天空灰蒙蒙的,仿佛快要哭泣,四周的花花草草都无精打采,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一个身着灰布衫落魄的年轻人,缓缓行走,脸上满是沮丧。
    百万人自动伫立在长安街两旁,人人神情肃穆,静静地迎送着缓缓行进的灵车。
    当豪情只是劝咱们去做能够缓行的事的时分,该当抑制本人不好立即作出任何判别,用另一些思惟使本人定必然神,直到工夫和歇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宁上去。
    我和罗明申一组的汽艇在前面带路,后面的一只汽艇保持十多米的距离跟随,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直以不住时速十公里的速度在河里缓缓行驶。
    菊花俏,枫叶笑,硕果累累枝头绕;谷成堆,雁南飞,幸福团圆把您追!又是一年中秋节,我的祝福怎能缺?皓月当空缓行,短信字字我心:祝您佳节看最圆的月,陪最亲的人,吃最甜的月饼。
    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
    只见那六丁饿鬼绕着女子缓缓行走,骨节中发出微微响声,它脚步逐渐加快,关节骨节的响声也越来越响,越来越密,犹如几面羯鼓同时击奏一般。
    平地一声雷,一位身着褐色官服的中年男子缓缓行来,身后跟着数名甲士。
    冬至来临天更寒,上班族们穿戴暖。开上车子守交规,慢行缓驰路人防。一路畅行都平安,三岔路口缓行看。平顺回家包水饺,全家喜餐馄饨宴。愿冬至安好!
    英国人生下地便朝魔鬼那儿跑,可是等到年纪大了,他们几乎总是换骑徐辔缓行地朝尊荣走去。
    田中久一先被押解游行示众,卡车缓缓行驶在公路上,车上拉着写有“枪决日战犯华南最高指挥官田中久一中将”的白色横额。

    汉字详情

    huǎn [hu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EF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BME
    四角: 22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爰( 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 同本义 。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 。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 。如:缓坡

    (7) 软弱;柔弱 。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动词

    (1) 延期,延迟

    今夫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战国策·卫策》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又如:缓死(宽缓减免死刑;延长寿命);缓召(军事用语。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后备军人以及国民兵,因故延缓征召的,称为缓召);缓决(法律名词,对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据特定的状况,于一定时期内暂缓处决)

    (3) 下垂 。如:缓耳(缓弛下垂之耳)

    (4) 苏醒,复活 。如:缓气;缓醒

    (5) 怠慢 。如:缓怠(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缓留(缓慢迟钝)

    (6) 刑法等宽宏、宽恕 。如:缓决(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缓狱(宽缓刑狱)

    英文翻译

    slow, leisurely; to postpone,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wun6

    宋本广韵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