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

huǎn xíng [ huan xing]
繁体 緩刑
注音 ㄏㄨㄢˇ ㄒ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缓刑 huǎnxíng

(1) 法律名词,即受刑之宣告后,依据特定情形,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执行

probation;temperarily suspend the execution of a sentence

词语解释

  1. 放宽刑罚。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 贾公彦 疏:“三曰缓刑者,谓凶年犯刑缓纵之。”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孝宣皇帝 初即位,守廷尉吏 路温舒 上书言尚德缓刑。”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上帝之心,恶杀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缓刑。”

  2. 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延期执行或不执行。缓刑期间,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引证解释

⒈ 放宽刑罚。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
贾公彦疏:“三曰缓刑者,谓凶年犯刑缓纵之。”
汉刘向《说苑·贵德》:“孝宣皇帝初即位,守廷尉吏路温舒上书言尚德缓刑。”
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上帝之心,恶杀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缓刑。”

⒉ 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延期执行或不执行。缓刑期间,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缓刑的国语词典

宽减刑罚。

缓刑的网络释义

缓刑 (刑法用语)

  •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缓刑造句

    犯罪嫌疑人甘贵勋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八万元。
    韦弗斯特:我的假释官说,如果我拿到相当于高中的证书,我还可以减去半年缓刑。
    廖忠林被判犯交通肇事罪,由于其具有自首情节并积极赔付受害者家属,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在近几天,有人在那里议论说,为了保住税和厂子的发展,政府开始插手管周明志的案子,要求法院轻判他,最多给判个一年或二年的缓刑。
    这个突如其来的缓刑在最近一波令人不安的暴力浪潮中可见端倪。
    令人感到耻辱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昨天在六个月的缓刑之后,在韩国上诉法院被宣判有罪。
    前者,社会危害大,影响恶劣,罪过严重,宜重判,是被告人罪有应得的罪刑相适应的体现,若判缓刑对其惩罚太轻,起不到惩罚和教育作用。
    第七十四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这起事件的主要领导者,阜新镇动检站站长梁士朋系不具备担任公职资格的缓刑期内人员。
    他们是初犯,应当缓刑处理。
    在缓刑期间,他行窃败露,竟然用老虎钳将一名巡防队员左眼球戳伤。
    要不断完善关于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方面的立法。
    三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确定,而未谕知缓刑或易科罚金者。
    日前,申某因为收购赃物罪被和平区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
    最后他们决定禁止他工作数日同时停薪,并缓刑两年。工会和管理者们向托尔伯特解释说是因为司机们还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
    昨日记者获悉,长安区法院审结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涉案男子因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但是崔泰源并没有在监狱中服刑,而是缓刑执行。现在李明博总统同样也赦免他了。
    我决定过自己的日子,那么爱情,暂时被我判了缓刑。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因诈骗罪正在缓刑期间,但其不思悔改,故伎重演。
    这意味着,涉黑追逃嫌犯黄兆川同伙会被重罪轻判,或准备当庭释放或缓刑处理。

    汉字详情

    huǎn [hu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EF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BME
    四角: 22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爰( 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 同本义 。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 。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 。如:缓坡

    (7) 软弱;柔弱 。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动词

    (1) 延期,延迟

    今夫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战国策·卫策》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又如:缓死(宽缓减免死刑;延长寿命);缓召(军事用语。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后备军人以及国民兵,因故延缓征召的,称为缓召);缓决(法律名词,对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据特定的状况,于一定时期内暂缓处决)

    (3) 下垂 。如:缓耳(缓弛下垂之耳)

    (4) 苏醒,复活 。如:缓气;缓醒

    (5) 怠慢 。如:缓怠(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缓留(缓慢迟钝)

    (6) 刑法等宽宏、宽恕 。如:缓决(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缓狱(宽缓刑狱)

    英文翻译

    slow, leisurely; to postpone,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wun6

    宋本广韵

    xíng [xi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GA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TLN
    四角: 1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3) 惩罚

    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

    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5) 征讨 。如:刑殄(征讨消灭)

    名词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

    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

    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2) 通“形”。形容,形体

    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

    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

    (3)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

    (4) 星相术语 。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5) 刑具 。如:动刑;上刑;大刑

    (6) 姓

    英文翻译

    punishment, penalty; law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hin2 [客语拼音字汇] hin2 [客英字典]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海陆丰腔] hin2 [东莞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宝安腔] hin2 [陆丰腔] hin3
    ◎ 潮州话:hêng5 (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ŋghe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