缋纯

huì chún [ hui chun]
繁体 繢純
注音 ㄏㄨㄟˋ ㄔㄨㄣˊ

词语释义

1.用有画纹的缯帛作镶边。《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缋纯,加莞席纷纯。"郑玄注:"缋,画文也。"贾公彦疏:"画于缯帛之上,与席为缘也。"一说,古人谓赤为缋,以赤色之组为缘。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周礼》"缋纯"。

词语解释

  1. 用有画纹的缯帛作镶边。

    《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繢纯,加莞席纷纯。” 郑玄 注:“繢,画文也。” 贾公彦 疏:“画於繒帛之上,与席为缘也。”一说,古人谓赤为繢,以赤色之组为缘。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礼》“繢纯”。

引证解释

⒈ 用有画纹的缯帛作镶边。一说,古人谓赤为繢,以赤色之组为缘。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周礼》“繢纯”。

《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繢纯,加莞席纷纯。”
郑玄注:“繢,画文也。”
贾公彦疏:“画於繒帛之上,与席为缘也。”

缋纯的网络释义

缋纯

  • huì chún ㄏㄨㄟˋ ㄔㄨㄣˊ
  • 缋纯
  • 用有画纹的缯帛作镶边。《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缋纯,加莞席纷纯。” 郑玄 注:“缋,画文也。” 贾公彦 疏:“画於缯帛之上,与席为缘也。”一说,古人谓赤为缋,以赤色之组为缘。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礼》“缋纯”。
  • 汉字详情

    huì,huí [hui]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KHM
    五行:
    仓颉: VMLMO
    四角: 251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布帛的头尾

    缋,织余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缋之言遗也,故训为织余。今之呼为机头。”

    以五色缋为绳。——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同“绘”。绘画 。如:缋事(绘画之事);缋画(即绘画)

    英文翻译

    draw, sketch, paint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宋本广韵

    chún [chun]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G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PU
    四角: 25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屯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纯,丝也。——《说文》

    纯衣。——《仪礼·士冠礼》

    被我纯缋。——《法言·孝至》

    (3) 又如:纯衣(古时士的祭服,以丝为之)

    (4) 同一颜色的丝织品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王先谦补注:官本“醇”作“纯”,是

    形容词

    (1) 纯正,纯粹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瑋、 董允等,此皆忠臣?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不设色之画,其感人也,纯以形式及笔势。——蔡元培《图画》

    (2) 又如:纯固(品行纯粹坚定);纯素(纯粹而不杂;纯朴);纯德(纯粹的德行);纯儒(品行纯粹的儒者)

    (3) 美;善

    纯,文也。纯,好也。——《方言》十三

    贵纯之道也。——《礼记·郊特牲》

    (4) 又如:纯臣(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纯吏(忠纯爱民的官吏);纯渥(纯朴笃厚)

    (5) 大

    文王之德之纯。——《诗·周颂·维天之命》

    (6) 又如:纯嘏(大福);纯国(大国);纯德(大德)

    (7) 纯净,不含杂质 。如:纯水

    (8) 熟练 。如:工夫不纯

    (9) 专一

    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国语·周语》

    (10) 质朴

    冠衣不纯素。——《礼记·曲礼》

    (11) 又如:纯臣(忠纯笃实之臣);纯悫(纯朴诚实)

    副词

    (1) 皆,都——表示范围 。如:纯钢(全钢);纯美(纯真完美);纯仁(至仁);纯全(完全)

    (2) 单,只 。如:纯用

    英文翻译

    pure, clean, simpl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宋本广韵

    缋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