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幔

tí màn [ ti man]
繁体 緹幔
注音 ㄊ一ˊ ㄇㄢˋ

词语释义

亦作'缇缦'。 橘红色的帷幕。

词语解释

  1. 亦作“ 緹縵 ”。橘红色的帷幕。

    《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 南朝 梁元帝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綺钱蔽西观,緹幔卷南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緹縵”。橘红色的帷幕。

《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
南朝梁元帝《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綺钱蔽西观,緹幔卷南荣。”

缇幔的网络释义

缇幔

  • 缇幔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橘红色的帷幕。
  • 汉字详情

    [ti]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J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AMO
    四角: 2618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是声。本义:红黄色,丹黄色)

    (2) 同本义

    缇,帛丹黄色。——《说文》

    缇,赤也。——《广雅》

    缇十重。——《后汉书·应劭传》。注:“赤色缯也。”

    赤缇用羊。——《周礼·草人》。注:“縓色也。”

    四曰缇齐。——《周礼·酒正》。注:“成而红赤。如今下酒也。”

    为治斋宫河上,张缇降帷。——《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缇衣(指武士的服装。因衣色丹黄而称之);缇帷(橘红色的绢制帐幕);缇齐(酒名。因其色呈橘红而得名);缇骑(秦设中尉,汉武帝更名执金吾。以其为著橘红色衣装的骑兵,故称之);缇幔(橘红色的帷幕)。特指古代军服的颜色,常用以代指武装人员

    凡兵事,韦弁服。——《周礼》。汉· 郑玄注:“今时伍伯缇衣,古兵服之遣色。”

    名词

    (1) 橘红色的丝织物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缇(赤色厚缯);缇绣(赤缯与文绣);缇袭(什袭。用赤色缯把物品重重包裹起来)

    (3) 莎草的籽实

    细茎有三棱,实在茎端,其色赤缇,故曰缇矣。——《尔雅》

    英文翻译

    reddish color, red, brown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màn [man]
    部首: 318
    笔画: 14
    五笔: MHJC
    五行:
    仓颉: LBAWE
    四角: 46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曼声。巾,丝麻织品。本义:帐幕,帐幔)

    (2) 同本义

    幔,幕也…蔽在上曰幔,在旁曰帷。——《说文》

    幔幕帷盖,三军之用。——《墨子·非攻》

    (3) 又如:幔亭(张挂帐幕围成的亭子);幔屋(帐篷);幔幕,幔帷,幔城(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幔室(用帷幕围成的房间)

    (4) 以布帛制成,遮蔽门窗等用的帘子

    乘幔不举。——《国语·晋语》。注:“幔,车无文也。”

    (5) 又如:幔子

    (6) 指古时酒店的招子

    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唐· 王建《宫前早春》

    英文翻译

    curtain, screen, 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n5 [海陆丰腔] man6 [梅县腔] man5 [东莞腔] man3 [客语拼音字汇] man4 [台湾四县腔] man5 [宝安腔] man3
    ◎ 潮州话:bhuang6(buăng) [潮州]bhuêng6(buĕng)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muă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半去聲合口一等muanh/muannmuɑn

    缇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