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平畴

lǜ yě píng chóu [lü ye ping chou]

词语释义

绿色的原野。 指唐裴度的别墅绿野堂。

汉字详情

lǜ,lù [lv,l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VI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NME
四角: 271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green; chlo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

[ye]
部首: 708
笔画: 11
五笔: JF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GNIN
四角: 671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如:视野;分野

形容词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英文翻译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e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1 ra3 [客英字典] ja3 ja1 [沙头角腔] ja3 [台湾四县腔] ja1 ja3 [陆丰腔] ja1 [宝安腔] ja1 ja3 [梅县腔] ja1 ja5 [东莞腔]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1 ya3
◎ 潮州话: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承與上聲開口三等zjox/zjvvʑĭo
píng [ping]
部首: 310
笔画: 5
五笔: GU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FJ
四角: 104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 同本义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3)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4)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平,正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吕氏春秋·适音》。注:“平,正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平楚(平野;又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平展展(形容平整舒展);平基(船上平放的垫板);平蔚(平展繁盛);平川旷野(广阔的平原田野);平碧(一片平展的绿色);平川地(平原旷地);平壤(平地);平畴(平坦的田地);平阳(平坦宽敞);平康(平坦广大);平阡(田间的平坦小路);平罔(指山脊平坦处);平莽(谓平坦广阔的草原);平盈(平坦);平圃(平坦的园圃)

(6) 平安;太平

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7) 又如:清平(升平。太平);平裕(平安充裕);平不答的(平平和和的,没有波折);平靖(稳定平静);平吉(太平安吉);平善(平安,安康);平顺(平安顺遂;平稳顺畅)

(8) 均平;齐一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平夜(犹半夜);平春(仲春);平火(亦作“平伙”。谓平均分摊);平颁(谓平均分发);平繇(平均使用力役);平概(使平齐划一);平富(均平薄敛)

(10) 均等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易·乾》

(11) 又如:平肩(地位平等);平牒(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的互通文牒);平揖(本谓双方地位相等,各拱手而不拜);平状(犹言对等之礼);平出平入(地位平等,可以随意出入)

(12) 平允,公正

昊天不平。——《诗·小雅·节南山》

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靳令》

既和且平。——《诗·商颂·那》

(13) 又如:持平(公正,公平);不平(不公平;不公平的事);平明(公平明察;天刚亮的时候);平粜(平价出售);平扑扑(形容很平常);平情(冷静;公平);平虚(虚心平允);平格(公正至善);平干(公正干练);平狱(公正判案);平肃(公正严肃)

(14) 普通 。如:平平(普通;平常);平岁(普通丰收之年);平人(平民);平白(平时,平常);平平泛泛(平常,一般);平昔(往常);平头百姓(平民百姓);平等之人(平常人);平剑(普通剑器);平步(平常之举步)

(15) 正,当 。如:平午(正午,中午);平昼(正午;白天)

动词

(1) 平地,平整土地

原隰既平。——《诗·小雅·黍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2) 又如:平了三亩地;平济(治理);平塞(填平)

(3) 平定;平息

丧乱既平。——《诗·小雅·常棣》

今北土未平,马超、 韩遂尚在 关西,为 操后患。——《资治通鉴》

平夷狄之乱。——《淮南子·泛论》

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大司马》

(4) 又如:扫平(扫荡平定);讨平(讨伐平定);平忽(平息;平静);平一(平定统一);平收(平定,收捕);平除(平定而根除之);平涤(平定荡涤);平荡(扫荡平定);平灭(用武装镇压消灭);平讨(讨伐平定)

(5) 通“评”。评论

大事当共平议。——《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平《公羊》、《谷梁》同异。——《汉书·瑕丘江公传》

事成,以传示天下,与海内平之。——《汉书·王莽传上》

(6) 又如:平章(评议;商量);平章政事(丞相);平说(陈说评论);平画(评议谋划);平道(犹评议,评说);平注(评注。评论注解);平脏(平定赃物的价值);平铨(比较评量);平论(评论)

(7) 宽恕 。如:平宥(宽宥;宽恕);平恕(持平宽仁)

(8) 平复,康复 。如:平愈(平复痊愈);平服(痊愈,复原;用武力平靖);平复(痊愈;康复);平复如旧(恢复健康)

(9) 媾和;和好

平戎于王。——《左传·僖公十二年》。注:“和也。”

平陈与 宋。——《诗·邶风·击鼓》

(10) 又如: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11) 互无胜负 。如:这场足球最后平了

名词

(1) 平野;平处;亦指平面 。如:水平;平巷(在矿床或岩层里挖成的水平的地下巷道);平陵(平地和丘陵);平洋地(平地);平陂(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

(2) 汉语声调之一 。如:平字(平声的字,对仄字而言);平侧(平仄)。见“四声”

(3) 标准

以法为平。——叶适《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

副词

(1) 无缘无故地 。如:平白(无缘无故);平空里(平白无故);平空(凭空;突然;无缘无故)

(2) 全部地 。如:平吞(全吞;一口吞没)

英文翻译

flat, level, eve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peng4 p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piang2 pin2 [海陆丰腔] pin2 piang2 pe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陆丰腔] pin3 piang3 [客英字典] pin2 [东莞腔] pin2 piang2 [沙头角腔] pin2 piang2 [台湾四县腔] pin2 piang2 pe2 [宝安腔] pin2 | piang2
◎ 潮州话:pêng5(phêng), pên5(phê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便房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bʰĭɛnbjen/bien
chóu [chou]
部首: 521
笔画: 12
五笔: LDT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QKI
四角: 650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寿声。本义:已耕作的田地)

(2) 同本义

畴,耕地也。——《苍颉篇》

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说文》

取我田畴而伍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田畴荒芜。——《国语·周语 》

修农圃之畴。——《汉书·萧望之传》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田畴(田地);畴陇(畦田;田亩)

(4) 特指种麻的田 。如:畴土(田地)

(5) 同类,类别。后作“俦”

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管子·枢言》

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国语·齐语》。注:“畴,匹也。”

夫物各有畴。——《战国策·齐策三》

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三国志·董昭传》

不畀洪范九畴。——《书·洪范》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劝学》

(6) 又如:范畴;畴类(同类;同辈);畴偶(成对;两两相伴)

动词

(1) 壅土

畴以肥壤。——《淮南子·俶真训》

(2) 报酬,酬答。通“酬”

畴匹妇其已泰。——《文选·潘岳·西征赋》

(3) 又如:畴答(酬谢;用财物表示谢意);畴劳(酬谢出力的人)

(4) 通“筹”。筹划 。如:畴量(酌量,估量);畴咨熙载(访求能发扬功业者)

(5) 世代相传 。如:畴人(古代天文历算之学,有专人执掌,父子世代相传为业,称为“畴人。”);畴官(世代相传的专业性官职)

形容词

犹曩。以往;从前 。如:畴年(往年)

英文翻译

farmland, arable land; categor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