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绿荫
(1) 有叶树木底下的阴地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指树荫:~蔽日。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斯蒂克利的手稿讲述了172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坐在“几棵苹果树的绿荫下”一边喝茶,一边与他分享了这个故事。
2、在深秋,北卡罗来纳的树美不胜收:绿色,黄色,红色,橙色,还有中间的每一块绿荫都在阳光下熠熠生光。
3、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4、2000年,拉施德回到了他的故乡伊卜,那个绿荫掩映的也门西南部城市,进行一些必要的安排。
5、茱莉亚?克拉克森漫步走过学校的操场,想找棵绿荫如盖的大树,好让她放松放松,接着读自己最喜欢的书——《黑美人》。
6、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7、占地约5英亩,绿荫遮映;有桥有瀑布,还有蜿蜒曲折的小道;外加果树、静心花园和能够观看四周景色的网球场。
8、定制金属灯鹿身高35英寸与标灯绿荫和木材基地。任何风格提供了你的命令。
9、它们的绿荫使屋里的气温比外面凉爽许多。
10、罗尼转过身来——往左转,他暗暗告诫自己,这样就不会看到它了——顺着山间那条几乎被绿荫完全吞没的碎石小路望过去。
11、我一直等到周末,记得有一年的十二月份,我牵着狗走在宽敞平静的大街上,穿过绿荫,途径坐落高处的杰拉德家的茅屋。
12、您看见一个黑衣人出现在某条小路尽头的绿荫里,您的脸便会红一阵,白一阵?
13、第三页,一片绿荫中骑士温柔的将公主搂在怀中,告诉她,现在安全了;
14、巴基斯坦,作为我们的盟友,并没有参与到本次的刺杀本.拉登行动之中,尽管本拉登就住在巴基斯坦首都郊区附近绿荫掩映中的府邸里。
15、我浓阴笼罩的教室,我绿荫拥抱的校园,我浓阴浸润的人生。
16、静下心来思考,对于这绿荫笼罩的校园不免又有了新的领悟。
17、这里不仅遍布着迷人的蓝色海岸,还有绿荫丛林的自然景致,撼人心灵的壮阔红土中心,更不用说各种绝妙的佳酿美食。
18、女子不是因为辉煌而美丽,女子不是因为华贵而优雅,女子不是因为顺心而舒适,女子是因为能当一片绿荫而骄傲。
19、金色的金合欢代表着澳大利亚人喜爱的绿荫及金子般的色彩,1988年被正式宣布为国花。
20、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21、在庆贺一个新生命降临人世的那片欣喜的绿荫之地,死亡趋步而至,缄默地按下生命秒表的计时。
22、天赐良园特有的西式园林景观开阔、整洁,多处绿荫广场与庭院引导社区住户主动交流。
23、相山路上,至今生长着与这座城市几乎同龄的法国梧桐,夏来一地绿荫,秋来遍地金黄。
24、在班加罗尔印度科学院院区绿荫遮蔽的一个角落,拉马钱德拉坐在他布满书籍的办公室中建议,这真可能“就象我们挤奶牛取奶似的去挤硅藻取油。”
25、等以后长成茁壮的参天大树后,那么绿荫遮天的壮阔,便是我活过的痕迹。
26、乐园内绿荫叠翠,草木茂盛,建筑以原始风格为主,造型独特。
绿荫的国语词典
树荫。
如:「浓密的绿荫下是乘凉、休息的好地方。」
绿荫的网络释义
绿荫 (基本释义)
反义词
绿荫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ù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lǜ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yīn
名词
(1)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2)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3)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4) 日影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5)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6)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动词
(1)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3)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yìn
名词
(1) 庇荫 。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2)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