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 lv cao ru yin]
繁体 綠草如茵
注音 ㄌㄩˋ ㄘㄠˇ ㄖㄨˊ 一ㄣ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绿草浓密柔软,如铺席垫一般。如:这儿花木繁盛,绿草如茵,是个休闲渡假的好地方。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草绿油油的,像绿毯一样柔软,像铺在地上的被褥,形容草十分茂盛。

绿草如茵的国语词典

形容绿草浓密柔软,如铺席垫一般。

如:「这儿花木繁盛,绿草如茵,是个休闲渡假的好地方。」

绿草如茵的网络释义

绿草如茵

  • 绿草如茵:汉语词汇
  • 绿草如茵:德国故事片
  • 绿草如茵 (汉语词汇)

  • 绿草如茵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ǜ cǎo rú yīn,指草绿油油的,像绿毯一样柔软,像铺在地上的被褥,形容草十分茂盛。
  • 绿草如茵造句

    今天骄阳似火,一切东西似乎都要被烤化了。天上万里无云,地上绿草如茵,这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
    山间小溪潺潺,绿草如茵,别有天地。
    广场上绿草如茵,一群群活泼的小孩子在那里追逐游戏。
    跨过了吊桥,陈风冲进了一片平原,平原上绿草如茵,绿草之上是艳丽的黄色花朵,散发着点点荧光,在清风的吹拂中飘散开去。
    绿草如茵,繁花似火,一棵大桃树下,昏睡着一对年轻的男女,正是刚才的青衣女孩和穆玄,巨鹰矗立于旁边,屹然不动。
    清明时节物候好,草木繁茂,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朋友,清明节来到,你也要充满生机噢。
    李实坐在一处峭壁前,看着山下绿草如茵,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荷兰南方史特克塞尔市郊绿草如茵的平坦草原,牛猪徜徉其间,宛如一幅牧野风情画。
    每天下午,睡在窗旁的那个人坐起来,都会饶有兴致地给他讲一些窗外的情景从窗口向外看可以看到公园里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有人玩球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美丽的天空。
    绝神山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巧妙的建筑,构造出嵯峨威严的宫殿,碧波荡漾的湖泉,绿草如茵的平原,古树参天的森林,还有峰峦起伏的群山围抱着半个山庄。
    但是却没有一滴水是溅到了河岸之上,河岸上保持着绿草如茵,与不远处的白色河流形成绝美的搭配。
    广城大学位于广城大学城西南端,学校濒临珠江,三面环水,绿草如茵,环境优美。
    绿草如茵,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
    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
    旅游区内湖泊、河涌纵横交错,密林遍布,绿草如茵。
    男孩们入得花丛之中,四周五色缤纷,遍地绿草如茵,更有些奇石怪木点缀,空气也是别样清新,仿佛身处天堂,又是惊喜,便连池寒也忍不住出口赞叹了几句。
    阳春三月春光美,绿草如茵花鲜艳。春风温柔拂人面,暖阳高照心儿欢。全家老少踏青玩,赏遍美景乐开颜。拍张照片闲时看,回忆无穷人称赞。愿你春游开开心心,生活和和美美!
    心知这女子肯定已经因为窒息而昏迷的段少君飞快地单手划动着直抵潭边,然后将少女拖上了绿草如茵的潭边。
    四周环山,山谷里地势平坦,绿草如茵,五颜六色的小花遍地都是。

    汉字详情

    lǜ,lù [lv,l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VI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NME
    四角: 271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green; chlo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ru]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R
    四角: 46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諸平聲開口三等njo/rvɳĭo
    yīn [yi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L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WK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因声。本义:车垫子。字本作“因”)

    (2) 同本义

    茵,车重席也。——《说文》

    交茵畅毂。——《秦风·小戎》。传:“文茵虎皮也。”

    茵席。——《礼记·少仪》。注:“著褥也。”

    御者在茵上。——《汉书·五行志》

    同车未尝敢均茵冯。——《汉书·周阳由传》

    绿草如茵。——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茵伏(茵轼。车蓐和车轼);茵冯(茵凭。车蓐与车轼)

    (4) 衬垫;褥子 。如:茵席(褥垫;草席)

    形容词

    (1) 通“氤”

    茵蕴祗冥。——《江文通集·莲花赋》

    (2) 又如:茵蘊(氤氲。气弥漫的样子)

    英文翻译

    a cushion, mattress; wormwood; Skimmia jap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1 [客英字典]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陆丰腔] jin1 [梅县腔] jin1 [宝安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ʔĭĕnqji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