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
词语释义
绿肥
(1) 一种当植株还是绿色状态时就耕翻下去,在地里发酵,用以培肥土壤的草本作物(如苜蓿)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把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分解而成的肥料。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有机运动组织也会嘲笑并说复合肥会被粪肥和豆科绿肥所取代。
2、其他增大土壤肥力的策略包括作物肥田(亦作“绿肥”)、轮种和堆肥。
3、他能别出心裁,他沤小绿肥来培植一些稀有珍贵的美洲的和中国的灌木,在这方面他超过了苏兰日·波丹。
4、它是以间作农业为基础,即以放牧为中心,豆科牧草、绿肥作物与禾谷类、块根类及油料作物进行轮作。
5、在没有氮化肥配合的条件下,磷、钾肥的有效利用仅仅局限于豆类作物如牧草、绿肥和豆类等等。
6、啊,绿肥是其中一种。
7、经分析发现,山东省境内的主要蜜源植物有60多种,它们分别属于作物、林木、牧草与绿肥、果树、野生草本、观赏植物。
8、有机肥和绿肥对江西农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9、为了明确绿肥氮素在淹水条件下的矿化特征,采用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10、这两个地区均为古老的耕种土壤,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耕种制度为稻麦(油菜或绿肥)水旱轮作。
11、本文是水稻盆钵试验研究绿肥氮的有效度指标的继续。
12、相比而言,种植和翻压绿肥增加生产成本少、效益高,并具有改良土壤和向烟株提供养分的双重作用。
13、绿肥处理能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14、增施磷肥是增加绿肥鲜草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15、土壤中的绿肥加入量及土壤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绿肥的分解率及分解速率也有影响。
16、苗圃要广开肥源,常年积肥和种植绿肥。
17、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18、通过分析我国绿肥生产的现状,提出了今后我国绿肥发展的有效对策。
19、依据旋转锹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绿肥翻青机,确定了该机的主要结构,测试了其工作性能。
20、花生荚的产量在前作水稻上施过绿肥的处理也表现显著的增加。
21、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农业与绿肥生产之间的关系,指出发展绿肥生产对可持续农业的促进作用;
22、绿肥地感化以及在烟叶消费中应用地研讨停顿摘要:世界列国研讨以为,绿肥是一种很好地生物肥料。
23、绿肥作物,绿肥:一种在生长时被犁翻入地下来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物,如红花草或草。
24、结果表明,强大的绿肥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后作物产量。
25、在田间条件下利用埋设玻璃滤纸包法研究了绿肥翻压后的分解规律及其翻压绿肥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26、绿肥分解产物中的水溶性有机物质的峰数和电流值随绿肥培养时间和种类而异。
27、绿肥是数量大,肥效好,质量高的有机肥料。
28、因此,大量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调整种植结构,扩种绿肥是培肥该农场土壤的主要措施。
29、按农艺学和用途可将中国作物分为8大类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饲用和绿肥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和林木作物。
30、因此,土壤淹水和施用绿肥是提高土壤硅有效性的措施。
绿肥的国语词典
将植物的茎、叶翻埋于土中,经过发酵分解成为肥料,以增加土中养分和有机质,此种肥料称为「绿肥」。
绿肥的网络释义
绿肥
绿肥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ù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lǜ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2)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4) 引申为肥沃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6) 茁壮,粗大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7) 又如:肥茂(肥壮茂盛);肥茁(肥壮);肥润(肥壮润泽);肥泽(肌肉丰润)
(8) 富裕 。如:肥强(富饶强盛)
(9) 衣服又宽又大 。如: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肥大
(10) 赚钱又不费力 。如:肥秩(收入丰厚的官位)
动词
(1) 使土地肥沃
掩地表亩,剌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荀子·富国》
(2) 使发财 。如:肥己
(3) 通“非”(
)。责难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 晋国黜之。——《列子·黄帝》
名词
(1) 肥料 。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2) 不正当的财物 。如:暗中分肥
(3) 油脂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4) 古国名 。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pui2 [沙头角腔] fui2 pui2 [宝安腔] fui2 pui2 [东莞腔] fui2 [陆丰腔] pui3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pi2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肥 | 符非 | 並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bʰĭwəi | byoi/b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