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绿油油
(1) 形容浓绿而润泽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的)形容浓绿而润泽:~的麦苗|鹦鹉一身~的羽毛,真叫人喜欢。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我们住所周围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2、他停了车,我们伫立在乡间,经过了湿湿的绿油油的田地,灰暗的老旧的水渠的砖筑拱道穿过其间。
3、教堂和酒吧点缀在乡村绿油油的草坪上是流行的农村生活的印象。
4、唔,在这里舒展一下心情,我喜欢绿油油的小草并且背靠着粗糙的芒果树。
5、哀悼者在长满绿油油麦苗的田垄之间小心行进,以免践踏到幼嫩的庄稼。
6、因为那里清新的环境,以及获充权的社区,我会再到东帝汶。如果你未到过东帝汶,雨季是好时候,一切都是绿油油,青葱一片。
7、沃尔福维茨将视察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把干旱荒芜的沙漠变成绿油油的良田。
8、它建立在两座大山间的河谷中,绿油油的稻田镶嵌在公路两旁,向四面延伸。
9、它像是座人间天堂,有绿油油的山丘,有茂密的森林,微风柔和地向它吹过。
10、世间有涅磐;它指引你的羊走向绿油油的草坡,它安放你的仔躺进被窝,它帮你完成最后一行诗歌。
11、菲尔丁看到大一新生们穿过洒满阳光的、绿油油的草坪,他又哽咽了。
12、看看那些树,绿油油的叶子,褐色的树干,五彩斑斓的花朵。
13、别被那条绿油油的紧身裤闪花了眼,这也许是米基·洛克最好的一部电影。
14、然后安妮姐姐就说:“我什么也没看见,就看见太阳亮堂堂,草地绿油油。”
15、然后安妮姐姐答道:“我什么也没看见,就看见太阳亮堂堂,草地绿油油。”
16、如果你有机会开车穿过那些绿油油农田中静谧、逶迤的山丘,也许你会看见驾着四轮马车大部分都穿着黑衣的一家人。
17、已经种上了树和灌木,树根会保护住这些泥土,绿油油的叶子使这个地区变得漂亮起来。
18、在石头周围长满了野草,仿佛绿油油的草坪上有一块伤疤。
19、门打开了,共和党人发现他站在一片绿油油的高尔夫球场的中央。
20、春天,一层层的梯田里长满金黄色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老远看上去,像一条条彩色的链子。
21、从夜晚结穗的大麦草里吻我,轻轻的,在绿油油的青草旁。旋转,旋转,旋转舞步。你穿好鞋子我就穿好那件衣裳。
22、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绿油油的草地,各种各样的花儿,红的,紫的,黄的,白的等等。
23、我一边讲着我的经历,一边看着绿油油的麦田在风中摇曳。麦田绵延数千英里,哪儿看上去都一个样。
24、春天带着我来到了稻田旁,金灿灿的小花散发着光芒,绿油油的稻田散发着芳香,我允吸着大自然的味道。
25、哪弯弯的,奔流不息的母亲河,永远不知疲倦的向东流淌,美丽的夏季,绿油油的田野里散发出熟悉的味道。
26、我突然回想起家乡绿油油的草地或是自己沿着海边沙滩奔跑。
27、那边有两座绿油油的小山丘。
绿油油的国语词典
浓绿润泽的样子。
如:「绿油油的稻田。」
绿油油的网络释义
绿油油
近义词
反义词
绿油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ù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lǜ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j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j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