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

lǜ shù chéng yīn [lü shu cheng yin]

词语释义

绿树成荫:lǜ shù chéng yīn绿树成荫yīn 也作绿树成阴yīn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1985年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对一些汉字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并出版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其中重新审定了多音字“荫”的读音,“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从此,“绿树成荫”不被使用。

绿树成荫造句

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绿树成荫,爱她的蝉声阵阵,爱她的骄阳似火。
北方的夏天绿树成荫,百花争艳。
海面风平浪静,水质清澈,岸边绿树成荫。
当春天来临时,百花齐放;当夏天来临时,绿树成荫;当秋天来临时,果实累累;当冬天来临时,白雪皑皑。四季是多么美好啊。
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韶山村是毛主席故居所在地。
我们的学校又大又美丽,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很多人称它为花园学校。这真是一个我们学习的好地方。
会场周围绿树成荫,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从容不迫走进会场,认真听取专家讲解,大家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夏日,虽然骄阳似火暑气逼人,却绿树成荫,莲叶遮天,别有一番意趣。
江南的四月天,公园里绿树成荫,漫步于此,不觉神清气爽,心情格外开朗。
夏天到了,绿树成荫,荷花满塘。
环顾四周,傍花随柳绿树成荫没有丝毫张青毅所说那般可怕。
汤铭明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栈道蜿蜒……徜徉在荔枝湾三期首段,仿佛人在画中游。
大唐养生苑绿树成荫,芳草鲜美,湖面上波光荡漾,游览于此好不畅然。
山间风景真秀美,绿树成荫百鸟欢。潺潺溪水身边过,清澈见底鱼虾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赏心悦目人欢笑,风光旖旎如仙界。中国旅游日,放下繁忙的工作,去大自然游玩。
哇鸣蝉噪的夏天来临了,两岸绿树成荫。傍晚,小河沸腾了起来,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小河游泳嬉戏,浣衣的姑娘一路欢笑;唱晚的渔舟满载而归。
绿树成荫送凉爽,舒服;十里荷香醉心房,惬意;款款清风绕身旁,美妙;浅浅溪流歌声扬,酣畅;声声祝福诉衷肠,真切。愿你小暑快乐自在。
韩文昭出生在一个山明水秀的小山村,那里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几乎与世隔绝,外人很少到这里来。
丹江口水利枢纽库区,汉江江畔,绿树成荫,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俯身捡拾岸边的垃圾,以实际行动支持水源地保护。
公园里绿树成荫,花草树木因为天气的燥热,像小孩被批评那样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河面像一面镜子,没有一点波纹。河边的绿树有次序的种着,或许是因为天气太热,它们都无精打采的。
山峰上,有着一块十来丈方圆的空地,在长林丰草、绿树成荫的深林中,极其少见。

汉字详情

lǜ,lù [lv,l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VI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NME
四角: 271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green; chlo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CF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DI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shù)声。本义:栽树)

(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syu6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

宋本广韵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
yīn,yìn [yi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BEF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NL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yīn

名词

(1)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2)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3)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4) 日影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5)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6)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动词

(1)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3)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yìn

名词

(1) 庇荫 。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2)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英文翻译

shade, shelter;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am3

宋本广韵

绿树成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