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里祠

qǐ lǐ cí [ qi li ci]
繁体 綺里祠
注音 ㄑ一ˇ ㄌ一ˇ ㄘˊ

词语释义

祭祀绮里季的祠庙。

词语解释

  1. 祭祀 绮里季 的祠庙。

    唐 贾岛 《赠李金州》诗:“ 綺里祠 前后,山程践白云。”参见“ 綺里季 ”。

引证解释

⒈ 祭祀绮里季的祠庙。参见“綺里季”。

唐贾岛《赠李金州》诗:“綺里祠前后,山程践白云。”

绮里祠的网络释义

绮里祠

  • qǐ lǐ cí
  • 绮里祠
  • 祭祀 绮里季 的祠庙。 唐 贾岛 《赠李金州》诗:“ 绮里祠 前后,山程践白云。”参见“ 绮里季 ”。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KMR
    四角: 241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奇声。糸,细丝,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绮,文缯也。——《说文》

    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汉书·地理志》

    在于绮襦纨绔之间。——《汉书·序传》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紫绮为上襦。

    遍身罗绮者。——宋· 张俞《蚕妇》

    (4) 又如:绮縠(有花纹的丝质衣裳);绮缟(文绘和细绘,为上等的丝织衣料);绮绘(有美丽文彩的丝织品);绮绣(彩色丝织品)

    (5) 光彩

    流绮星连。——《七命》。注:“光色也。”

    (6) 又如:绮合(各色锦绮会合在一起。比喻文采灿烂);绮云(美丽如绮的彩云)

    形容词

    (1) 华丽;美丽

    绮室。——《后汉书·宦者传》。注:“室之丽者。”

    (2) 又如:绮楼娃(画楼上的美女);绮文(彩纹,色泽美丽的花纹);绮户(彩饰华丽的门户。也喻富贵之家);绮札(文辞华美的书信);绮衣(华丽的衣服)

    (3) 精妙;精美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苏轼《登州海市》

    (4) 又如:;骑语(美妙的语句);绮筵(丰盛精美的筵席);绮席(绮筵)

    (5) 纵横交错

    疆场绮分。——班固《东都赋》

    (6) 又如: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英文翻译

    fine thin silk; elegant, beautifu

    方言集汇

    ◎ 粤语:ji2
    ◎ 潮州话:i2

    宋本广韵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ci]
    部首: 431
    笔画: 9
    五笔: PYN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FSMR
    四角: 3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2) 同本义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

    (3)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4)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

    (5) 祠禄的省称 。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

    动词

    (1) 引申为祭祀

    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韩非子·十过》

    (2) 又如:祠求(祭神祈求);祠事(祭礼,祭祀之事);祠官(掌管祭祀之官)

    英文翻译

    ancestral temple; offer sacri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2 [宝安腔] cu2 [海陆丰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陆丰腔] cih3 [梅县腔] ze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兹平聲開口三等zsi/szioz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