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丛

qǐ luó cóng [ qi luo cong]
繁体 綺羅叢
注音 ㄑ一ˇ ㄌㄨㄛˊ ㄘㄨㄥˊ

词语释义

富贵者丛集之处。亦指繁华浮艳的生活环境。

词语解释

  1. 富贵者丛集之处。亦指繁华浮艳的生活环境。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窃花》:“ 霍定 与友生游 曲江 ,以千金募人窃贵侯亭榭中兰花插帽,兼自持往綺罗丛中卖之。” 宋 张元干 《感皇恩·寿》词:“綺罗丛里惯,今朝醉。” 明 沉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綺罗丛粉黛容娇,珠翠簇麝兰香盛。” 清 陈维崧 《燕归慢·虎邱遇刘元玉因忆东皋旧事赋感》词:“ 苏臺 原是綺罗丛,被牧笛、吹来几阵风。”

引证解释

⒈ 富贵者丛集之处。亦指繁华浮艳的生活环境。

唐冯贽《云仙杂记·窃花》:“霍定与友生游曲江,以千金募人窃贵侯亭榭中兰花插帽,兼自持往綺罗丛中卖之。”
宋张元干《感皇恩·寿》词:“綺罗丛里惯,今朝醉。”
明沉鲸《双珠记·元宵灯宴》:“綺罗丛粉黛容娇,珠翠簇麝兰香盛。”
清陈维崧《燕归慢·虎邱遇刘元玉因忆东皋旧事赋感》词:“苏臺原是綺罗丛,被牧笛、吹来几阵风。”

绮罗丛的网络释义

绮罗丛

  • 绮罗丛,汉语词汇,释义为富贵者丛集之处。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KMR
    四角: 241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奇声。糸,细丝,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绮,文缯也。——《说文》

    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汉书·地理志》

    在于绮襦纨绔之间。——《汉书·序传》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紫绮为上襦。

    遍身罗绮者。——宋· 张俞《蚕妇》

    (4) 又如:绮縠(有花纹的丝质衣裳);绮缟(文绘和细绘,为上等的丝织衣料);绮绘(有美丽文彩的丝织品);绮绣(彩色丝织品)

    (5) 光彩

    流绮星连。——《七命》。注:“光色也。”

    (6) 又如:绮合(各色锦绮会合在一起。比喻文采灿烂);绮云(美丽如绮的彩云)

    形容词

    (1) 华丽;美丽

    绮室。——《后汉书·宦者传》。注:“室之丽者。”

    (2) 又如:绮楼娃(画楼上的美女);绮文(彩纹,色泽美丽的花纹);绮户(彩饰华丽的门户。也喻富贵之家);绮札(文辞华美的书信);绮衣(华丽的衣服)

    (3) 精妙;精美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苏轼《登州海市》

    (4) 又如:;骑语(美妙的语句);绮筵(丰盛精美的筵席);绮席(绮筵)

    (5) 纵横交错

    疆场绮分。——班固《东都赋》

    (6) 又如: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英文翻译

    fine thin silk; elegant, beautifu

    方言集汇

    ◎ 粤语:ji2
    ◎ 潮州话:i2

    宋本广韵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cóng [c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W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OM
    四角: 88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容词

    (1) 众多;繁杂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英文翻译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zang5 (tsâ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