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汤

xù mìng tāng [ xu ming tang]
繁体 續命湯
注音 ㄒㄨˋ ㄇ一ㄥˋ ㄊㄤ

词语释义

指能延续寿命的汤药。

词语解释

  1. 指能延续寿命的汤药。

    《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三十六国春秋》:“﹝ 晋 ﹞ 安帝 元年, 卢循 为 广州 刺史, 循 遗 裕 益智粽, 裕 乃答以续命汤。”按,益智,药名。 卢循 以此讥 刘裕 智穷; 刘 则以续命汤讥 卢 命不长久。 宋 邵雍 《首尾吟》之六十:“返魂丹向何人用,续命汤於甚处施?”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山东某生梦游地狱》:“每日必斩首一次,明日合其尸首,灌以续命汤则復活,乃復斩之。” 周实 《哭洗酲》诗:“等无返魂香,等无续命汤。”

引证解释

⒈ 指能延续寿命的汤药。

《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三十六国春秋》:“﹝晋﹞安帝元年, 卢循为广州刺史, 循遗裕益智粽, 裕乃答以续命汤。”
按,益智,药名。 卢循以此讥刘裕智穷; 刘则以续命汤讥卢命不长久。 宋邵雍《首尾吟》之六十:“返魂丹向何人用,续命汤於甚处施?”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一·山东某生梦游地狱》:“每日必斩首一次,明日合其尸首,灌以续命汤则復活,乃復斩之。”
周实《哭洗酲》诗:“等无返魂香,等无续命汤。”

续命汤的国语词典

可以延续生命的汤药。

续命汤的网络释义

续命汤

  • 续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具有调和六腑,安五脏之功效。主治大风,风邪入心,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去宋上下,惊恐,小腹胀满微痛,乍寒乍热,心中闷状如微温,进退无常,面赤,或白或黄。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JNK
    四角: 24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卖( )声。本义:连接起来,接上)

    (2) 同本义

    续,联也。——《说文》

    续,继也。——《尔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赵王伦传》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韩非子·用人》

    一时人急智生,把自己头发拔下一绺,登时把弓弦续好。——《儒林外史》

    (3) 又如:续弦;续篇;续编

    (4) 继续

    岁时更续。——《周礼·巾车》

    刑者不可复续。——《史记·扁仓传》

    亡秦之续。——《史记·项羽本纪》

    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三国志》

    续发众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续终(继续到底);续续(相继不绝,连续不断);持续(延续不断)

    (6) 继承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又如:续世(谓世代继承)

    (8) 添,加 。如:续添(增加,后援);往灶里续柴;给客人续水;续短(补充不足);续寿(添寿)

    (9) 妻子死后再娶

    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 小芹一面,愿意续她。——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0) 又如:续母(继母);续弦;续继(妻死再娶)

    (11) 传递

    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淮南子·脩务》

    (12) 后同于前,旧事重演

    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国语》

    (13) 又如:续约(当一个条约的时效将终,再拟一个条约,作为辅助性条款,用以延续正约的期限或补充正约的不足者,谓之)

    英文翻译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

    mìng [mi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WGK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RL
    四角: 806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6 m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h/myanq
    tāng,shāng [tang,shang]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NRT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NSH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shāng

    (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湯)

    (2) 另见 tāng

    tāng

    名词

    (1) (形声。从水,昜( 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2)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shāng;tàng

    tàng

    动词

    (1) 通“烫”。加热

    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扁鹊仓公列传》

    汤其酒百樽。——《山海经·西山经》

    (2) 又如:汤羊(宰羊后,用开水煺毛);汤桶(烫酒桶)

    (3) 触,碰

    那个有福的汤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石君宝《秋胡戏妻》

    (4) 遇上,碰上

    好道汤着饿鬼了。——《西游记》

    (5) 另见 shāng;tāng

    英文翻译

    hot water; soup, gravy, b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1
    ◎ 潮州话:teng1(thng) tang1(thang) siang1(sia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