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借

xù jiè [xu jie]
注音 ㄒㄨˋ ㄐ一ㄝˋ

词语释义

续借 xùjiè

(1) 准予或获得新的使用期

续借这本图书馆的书两星期
renew;renew a library book

续借造句

如果还没有读完这本书您可以来续借。
自从顾夫人借探望之名与夏华说了那番夹枪带棒的话后,这几天,被陆陆续续借探病为名,明里暗里打探他对娘亲继嫁态度的叔伯们,搞得他头痛如裂。
管理员窗口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借书,还书,和续借功能!
如果你不能及时看完,你可以来办理续借手续。
如果到时候我没读完,我可以续借吗?
只要你爱看书,不管是谁,只需在借阅本上登记,书借回去看一个星期后归还,没看完可续借。
于浩表示,如果借款人到期无法按时还款,可以先办理续借手续,只需支付利息即可。
我正要从图书馆办手续借这本书。
您的续借手续已经办完,最后归还日期为…
他还是那么不明智,竟然继续借钱给自己的朋友。
随着系统的逐步完善,烟台图书馆还将陆续开通网上查询和自助续借功能,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图书续借手续。
第三,外借人员应如期归还档案原件,逾期仍需借用的,须办理续借手续。
我今天早上在图书馆按手续借了三本书。
请不要挂线,我现在为您办理续借手续。
读者如需继续借阅,应先将所购图书归还区图书馆,经区图书馆分编加工后再办理续借手续。
对不起,您的书已经过期,不能续借。
使用自助图书馆仅需提供押金,借阅图书则完全免费,但超过借阅期仍未归还图书及未办理续借手续的,将要征收滞纳金。
各高校微信公号只要通过“微之家”平台,就能免费开通查成绩、查课表、查空教室、查图书、续借图书等功能,服务于本校师生。
届时国图网站关闭,提示读者合理安排好续借手续。
如果你继续借钱,你会养成坏毛病的。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JNK
四角: 24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卖( )声。本义:连接起来,接上)

(2) 同本义

续,联也。——《说文》

续,继也。——《尔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赵王伦传》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韩非子·用人》

一时人急智生,把自己头发拔下一绺,登时把弓弦续好。——《儒林外史》

(3) 又如:续弦;续篇;续编

(4) 继续

岁时更续。——《周礼·巾车》

刑者不可复续。——《史记·扁仓传》

亡秦之续。——《史记·项羽本纪》

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三国志》

续发众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续终(继续到底);续续(相继不绝,连续不断);持续(延续不断)

(6) 继承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又如:续世(谓世代继承)

(8) 添,加 。如:续添(增加,后援);往灶里续柴;给客人续水;续短(补充不足);续寿(添寿)

(9) 妻子死后再娶

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 小芹一面,愿意续她。——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0) 又如:续母(继母);续弦;续继(妻死再娶)

(11) 传递

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淮南子·脩务》

(12) 后同于前,旧事重演

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国语》

(13) 又如:续约(当一个条约的时效将终,再拟一个条约,作为辅助性条款,用以延续正约的期限或补充正约的不足者,谓之)

英文翻译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

jiè [jie]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AJG
姓名学:
仓颉: OTA
四角: 242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2) 借进

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广韵》

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

借旁近与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允修借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借者之用心。

其借书亦类予。

(3)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

(4) 借出

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

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

(5) 又如:他借书给我们;借给他几块钱;借一肩儿(挑担者让别人替自己挑一会,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赁(租借)

(6) 帮助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

动词

(1) 假托;借口

若苟有以藉口。——《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借言(借口,假托的理由);借情(假托某种情况或缘故)

(3) 凭借;依靠

借子杀之。——《墨子·公输》

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韩非子·孤愤》

借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

借寨墙为蔽。——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借征入境。——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借倩(托请);借水行舟(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条观条件办事);借步檐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护自己);借势儿(乘机)


(1) 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

借第令母斩。——《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借使(假设连词。假如,倘若;即使,纵然);借若(犹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英文翻译

borrow; lend; make pretext of

方言集汇

◎ 粤语:ze3
◎ 客家话:[梅县腔] zia5 [宝安腔] zia5 [客语拼音字汇] jia4 [台湾四县腔] zia5 [客英字典] zia5 [东莞腔] zia5 [沙头角腔] zia5 [海陆丰腔] zia5 [陆丰腔] zia5
◎ 潮州话:ziêh4/zioh4(chieh) zia6(chĩ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tsĭaciah/zyah

续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