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绢
繁体
綾絹
注音
ㄌ一ㄥˊ ㄐㄨㄢˋ
词语释义
绫与绢。泛指薄而细的丝织品。
词语解释
绫与绢。泛指薄而细的丝织品。
《魏书·崔光韶传》:“綾绢钱布,匱篋充积。”《旧唐书·王播传》:“自 淮南 入覲,进大小银盌三千四百枚,綾绢二十万匹。”《宋史·张洞传》:“ 河北东路 民富蚕桑, 契丹 谓之綾绢州。”
引证解释
⒈ 绫与绢。泛指薄而细的丝织品。
引《魏书·崔光韶传》:“綾绢钱布,匱篋充积。”
《旧唐书·王播传》:“自淮南入覲,进大小银盌三千四百枚,綾绢二十万匹。”
《宋史·张洞传》:“河北东路民富蚕桑, 契丹谓之綾绢州。”
绫绢的网络释义
绫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 又如:绫券(彩绫制的货币);绫扇(薄绢制的扇子);绫纸(绫制的纸。古时官诰所用);绫衾(丝罗作成的衾被);绫帽(丝质的帽子)
(3) 现代丝织品名。采用斜纹组织或以斜纹为底的提花组织,以桑蚕丝或与人造丝交织而成 。如:素绫;花绫;绫罗(泛指丝织品);绫罗绸缎(泛指丝织品)
英文翻译
thin silk, damask silk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肙( )声。本义:生丝织物。厚而疏者称绢)(2) 同本义
绢,缯如麦绢者。从糸,肙声。谓粗厚之丝为之。——《说文》
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墨子·辞过》
(3) 又如:绢地(书画之绢底);绢帖(以绢作底的书帖);绢丝(织纺工程的产品。光滑润美,手感柔和,适于制造轻软的高级织物)
(4) 麦青色的丝织物 。如:绢扇(用丝绢制成的扇子);绢素(作为书画用的白绢)
(5) 丝织品的通称 。如:绢布(泛指丝麻织物);绢绸(以柞蚕丝织成的平绢);绢头(方言。手帕)
(6) 手绢 。如:绢绸;天香绢
(7) 指书画、装璜物件
堂上绢素开欲裂,一见犹能动毛发。——王安石诗
动词
使缠绕或包住;使环绕或网住
绢猑蹄。——《后汉书·马融传》
英文翻译
kind of thick stiff silk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