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贰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储君,太子。
《晋书·张骏传》:“大业遂殷,继贰闕然。”
引证解释
⒈ 指储君,太子。
引《晋书·张骏传》:“大业遂殷,继贰闕然。”
继贰的网络释义
继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继,续也。——《说文》
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易·象传》。注:“谓不绝也。”
折琼枝以继佩。——《楚辞·离骚》
齐人未尝赂 秦,终继五国迁灭。—— 宋· 苏洵《六国论》
先后相继。——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学即继以问。——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继继(前后相继,接续不断);继踪(继续前人所做的事);继踵(步履前后相接。指相传不绝);继志(继续前辈的志意)
(3) 继承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柳宗元《封建论》
继吾志事。——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九族无可继。——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继世(儿继承父的地位);继轨(承继祖业);继体(继承王位);继绪(继承祖业;传祚无穷)
(5) 接济 。如:继褰(接济缩减)
(6) 通过正式合法手续,将别人孩子自愿地代替或作为自己的孩子 。如:继子
(7) 随后;跟着
宾继主君。——《周礼·司仪》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8) 又如:继而
(9) 通“系”。挂,拴缚;系念
言“以”者,见行遂意也。见继重在遂。——《公羊传·宣公元年》何休注
(10) 又如:继念(系念);继绊(系绊,束缚牵制);继缠(系缠,纠缠)
名词
(1) 子孙后代
有无肠之国无继子。——《山海经·大荒北经》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
(2) 后援
围之不继。——《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贝,弍,(
)声。本义:副)(2) 同本义
贰,副益也。——《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
簋贰用缶。——《易·坎卦》
大祭三贰。——《周礼·乃酒正》
取贰绥。——《礼记·曲礼》
受其贰令。——《周礼·职内》
其卜贰圉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以贰六官。——《周礼·春官·大史》
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礼记·少仪》
(3) 又如:贰佐(州县官的副);贰相(副相);贰官(副职)
(4) 二的大写 ——用于会计账中以防伪造
因贰以济民行。——《易·系辞》
贰偷之不暇。——《左传·昭公十三年》。注:“不壹也。”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
无是贰言也。——《国语·越语上》
从许子道,则市贾不贰。——《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贰端(二端);贰统(分一统的帝系为二)
(6) 古国名 。故地在今湖北省应山县境
楚 屈瑕将盟 贰、 轸。——《左传》
动词
(1) 一分为二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左传·隐公元年》
贰,益也。——《广雅·释诂一》
(2) 又如:贰觞(再三献酒);贰纪(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
(3) 背离;怀有二心
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注:“二心也。”
君立臣从,何贰之有?——《国语·晋语一》
诸侯贰,则晋国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4) 又如:贰志(异志;二心);贰虑(二心;三心二意)
(5) 辅佐 。如:贰正(辅佐匡正);贰公(辅佐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