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爰

suí yuán [ sui yuan]
繁体 綏爰
注音 ㄙㄨㄟˊ ㄩㄢˊ

词语释义

犹安定。

词语解释

  1. 犹安定。

    《书·盘庚下》:“绥爰有众。” 孔颖达 疏:“安慰於其所有之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绥爰九域,莫不率俾。”

引证解释

⒈ 犹安定。

《书·盘庚下》:“绥爰有众。”
孔颖达疏:“安慰於其所有之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绥爰九域,莫不率俾。”

绥爰的网络释义

绥爰

  • 安定
  • 《书·盘庚下》:“绥爰有众。” 孔颖达 疏:“安慰於其所有之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绥爰九域,莫不率俾。”
  • 汉字详情

    suí [sui]
    部首: 332
    笔画: 10
    五笔: XE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BV
    四角: 221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糸( ),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2) 同本义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3)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4) 上古五服之一 。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5) 绥江 。在福建省西部

    (6) 旧绥远省略称 。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

    (7) 绥州,古州名 。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

    动词

    (1)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2)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3) 临阵退军,向后撤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4) 制止;止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形容词

    (1) 舒缓的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2) 平安;安好;安泰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3)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英文翻译

    soothe, appease, pacify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1

    宋本广韵

    yuán [yuan]
    部首: 445
    笔画: 9
    五笔: EFTC
    仓颉: BMKE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相援引,中间一画表示瑗玉。本义:引,援引)

    (2) 同本义。也作“援”

    绵诸乞爰。——《史记》

    (3) 曰;称为

    土爰称穑。——《书·洪范》

    (4) 改易;更换

    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

    (5) 又如:爰颁(另行颁布);爰田(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爰居(迁居)

    介词

    于;从

    爰兹发迹,断蛇奋旅。——《汉书》

    连词

    于是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魏风·硕鼠》

    英文翻译

    lead on to; therefore, the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wun4
    ◎ 客家话:[宝安腔] jen1 j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2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雨元元合平聲合口三等yan/hvan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