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

tǒng chóu [ tong chou]
繁体 統籌
注音 ㄊㄨㄥˇ ㄔㄡ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统筹 tǒngchóu

(1) 通盘筹划

统筹全局
plan as a whole

词语解释

  1. 通盘筹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史致谔档案》:“职道每与善后筹餉各局员绅统筹出入,未尝不叹措手之难。”《清史稿·穆宗纪一》:“諭 曾国藩 统筹 江 北军务。” 阿英 《许穆夫人》:“他统筹这样情况,就替 齐国 做了一个援助 邢 卫 两国,以增强 齐国 霸主威信,而不遭受损失的军事计划。”

引证解释

⒈ 通盘筹划。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史致谔档案》:“职道每与善后筹餉各局员绅统筹出入,未尝不叹措手之难。”
《清史稿·穆宗纪一》:“諭曾国藩统筹江北军务。”
阿英《许穆夫人》:“他统筹这样情况,就替齐国做了一个援助邢卫两国,以增强齐国霸主威信,而不遭受损失的军事计划。”

统筹的国语词典

通盘计划。

如:「统筹全局」。

统筹的网络释义

统筹

  • 统筹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ǒng chóu,意思是通盘筹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史致谔档案》等均有相关记载。
  • 反义词

    统筹造句

    制定发展计划时,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从十亿人民的利益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基本方针。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要三者统筹兼顾才行。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物价工作,牵扯面广,每种商品价格调整时都应统筹兼顾才对。
    随着你通透全书,你将获得怎样定义故事要素,怎样统筹故事发展,以及联系全文的知识。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不要各行其是,应该统筹安排。
    希望重庆不负众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之路。
    统筹兼顾,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彭真同志说立法就是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实际上就是要统筹协调利益关系。
    虽然重庆有着自身特殊的市情,但在重庆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仍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并且能够实现统筹安排资金、自主调节利润等财务功能。
    为了鼓励大家,果树地两年内不收承包费和乡统筹村提留。
    统筹的师伯和师姑们一大早就到牌坊下,准备好志工背心、海报、传单以及募款箱。
    完善部门、行业、区域间的物联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发展、标准制定、应用推广、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
    万象更新龙抬头:新桃符,新燕语,欣喜全年;新理念,新思路,统筹新发展;新丽景,新风貌,和谐新画卷;新开局,新锦程,祝君创新篇。
    负责员工工作旅行和休假旅行车辆的统筹安排。
    有的高校“小进即满”,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有的市在大学生公寓建设上存在有畏难情绪,统筹力度不够大,工作措施也不够到位。
    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汉字详情

    tǒng [tong]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YIU
    四角: 2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充声。本义: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统,纪也。——《说文》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淮南子·泰族训》

    (3) 又如:统绪(头绪)

    (4) 世代相继的系统

    求其统类。——《荀子·解蔽》

    (5) 又如:皇统(世代相传的帝系);道统;传统;统承(继承统绪);统系(系统);统贯(系统;条贯);统嗣(帝统的嗣续关系)

    (6) 纲纪,准则

    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荀子·臣道》

    (7) 又如:体统(体制、格局、规矩等);统纪(纲纪);统类(纲纪和条例)

    (8) 鞋袜等的筒状部分 。如:袖统(衣袖筒子);统袜(长筒袜);长统马靴;短统女袜

    (9) ∶在“世”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统” 。统的名称是在纪的名称上增加上、中、下等字样。如:上泥盆统;中泥盆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

    (10) 首领 。如:统帅

    (11) 本 。如:万物之统(万物之本)

    动词

    (1) 主管;率领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荀子·强国》

    反国统万人。——《战国策·齐策四》

    统兵数万。——《资治通鉴》

    统军略地。——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统会(统率会合);统兵数万;统事(统理事务);统楫(总揽,统领);统监(统率监督;驻于保设国或属地的长官)

    (3) 总括;合而为一;统一

    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统楫群元。——《汉书·儿宽传》

    统大魁以为笙。——《文选·潘岳·笙赋》

    (4) 又如:一统(统一);统税(货物总纳税一次,其余不再征收者);统考(统一考试的简称);统货(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统捐(捐税名。货物在一区域内缴税后,可于该地区内通行无阻);统括(归纳。总概括);统一发票(政府为防止漏税,规定商号一概使用同一种发票);统括(总括);统论(总论):统观(总的观察)

    (5) 管理;治理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列子·天瑞》

    (6) 又如:统内(管辖范围之内);统和(统理协和);统治(统率治理);统理(统辖治理)

    (7) 犹“通”

    (8) 穿通 。如:统院(相互穿通的前后院)

    (9) 泄露 。如:统出(泄露出去);统漏(泄露)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通通”、“全”、“全部” 。如:这些东西统归你用;统体(全体,全部);统是(都是;全是);统通(通通。表示全部)

    量词

    (1) 用于木材、石碑等 。如:立一统碑碣;碑碣数十统

    (2) 古时用以纪年 。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英文翻译

    govern, command, control; unit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2

    宋本广韵

    chóu [chou]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DTF
    五行:
    吉凶:
    仓颉: HQKI
    四角: 883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2)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筹,壶矢也。——《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

    筹室中五扶。——《礼记·投壶》。注:“矢也。”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

    (3) 签筹;算筹 。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的物品的凭证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竹筹;筹马(古时投壶计数的用具)

    动词

    (1) 算计

    运筹帷幄之中。——《史记·高祖纪》

    (2) 又如:筹设(计划设置);筹计(盘算);筹昏(谓无法算计)

    (3) 策划

    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统筹(统一筹划);筹运(制定策略;谋划。犹运筹);筹历(推算历法)

    (5) 筹措。谋划措办;设法筹集 。如:筹度(谋划;计划);筹借(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量词

    条,个,位。用以指人的多少

    背后只见赶上三筹好汉,也将杀来。——《水浒传》

    英文翻译

    chip, tally, token; raise mone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