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

tóng chóu [ tong chou]
注音 ㄊㄨㄥˊ ㄔㄡˊ

词语释义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指共同赴敌者。

词语解释

  1.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 ,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

  2. 指共同赴敌者。

    朱德 《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引证解释

⒈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陈梦雷《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周恩来《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

⒉ 指共同赴敌者。

朱德《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同仇的国语词典

语出《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比喻一致对付仇敌。

同仇的网络释义

同仇 (词语)

  • “同仇”是出自《诗·秦风·无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东周列国志》的词语,表示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在朱德 《出太行》诗中也指共同赴敌者。现在是指共同敌人 和共同的仇恨
  • 同仇造句

    看到大家如此地同仇敌忾,他边喊着口号,边流下泪来。
    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强烈要求司法机关严惩偷盗学生钱物的嫌疑人。
    面对共同的敌人我们要同仇敌忾,斗争到底。
    战士们同仇敌忾,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争取最后的胜利。
    国人同仇敌忾,打败了日寇的侵略。
    可以理解,伊拉克人正觉醒起来,并同仇敌忾。
    面对敌人我们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誓将一切侵略者消灭干净。
    大家同仇敌忾得责斥着落网的小偷。
    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打击入侵者。
    狼牙山五壮士同仇敌忾的打击日本鬼子。
    解放军同仇敌忾得打击着日寇,英勇极了!
    如今大敌当前,全国同胞要同仇敌忾,奋战到底。
    不光是小霞,就连站在一旁的皮卡丘,也同仇敌慨地以愤怒的目光投向这女人。
    通知:霜降将至,全城皆兵,同仇敌忾,共御强敌,保暖防寒,谨记在心,短信一条,祝福满满,联系间断,友情不断。祝平安幸福!
    能打赢这场战争,是因为全体军民们同仇敌忾,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虽然这些群落之间摩擦不断,争斗频仍,但语言和文化使他们始终是一个民族,他们也总是同仇敌忾。
    我们也从经验中学习到重要的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们抛弃了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曾解除动员,但在面对同仇敌忾的威胁时,却迅速重新武装并研订和平时期的安全条约。
    那我们就可以同仇敌忾了,你弄死小的,我要女人,下次抢劫分脏,我让你三成。
    其有同仇敌忾,临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

    汉字详情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chóu,qiú [chou,qiu]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KN
    四角: 24217

    详细解释

    chóu

    〈名〉?

    (1) (形声。从人,九声。( qiú)本义:匹偶,同伴)

    (2)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4)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6)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塗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7) 又如:仇仇(怨敌)

    〈动〉?

    (1) 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高启《书博鸡者事》

    (2) 校对 。如:仇校(校对)

    (3) 另见 qiú;“雠”

    (4) 另见 chóu

    qiú

    名词

    (1)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2) 同本义

    仇,雠也。——《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

    仇,匹也,合也。——《尔雅·释诂》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周南·无衣》

    公侯好仇。——《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

    君子好仇。——《礼记·缁衣》

    (3) 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三国魏· 曹植《浮萍篇》

    (4) 姓

    (5) 另见 chóu

    英文翻译

    enemy, hate, hatred, enmit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kau4 s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 潮州话:ciu5 (chhîu) 〈姓〉kiu5(khî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