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夺目

xuàn lì duó mù [xuan li duo mu]

词语释义

指建筑装饰或灯光等颜色艳丽多彩,灿烂夺目。

绚丽夺目造句

舞台上的布景绚丽夺目,异常新颖。
春天到了,各种绚丽的花朵都开放了,都是那么绚丽夺目。
绚丽夺目的焰火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到夜空之中。
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就要写出一部小说,来描述他们的绚丽夺目的世界。
风和日丽的一天,妈妈很早起床,拉我去车棚取车,得知是要去学骑车,心里早已噼噼啪啪的,五彩缤纷的礼花已经在心中绽开,绚丽夺目。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理想的火炬。青春,是一个人生命的聚光点,充满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人生之花的蓓蕾,绚丽夺目。要爱惜青春,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好的了,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象黄金,你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我的世界,瞬间变成了一个玻璃球,绚丽夺目却注定找不到任何出口。
一首首完整的交响组曲,几十位演奏家组成的超大的演出阵容,使得久石让在电影中的原声音乐更加绚丽夺目。
全新的七彩花田绚丽夺目,其中包括十里桂花、含笑花、美女樱、虞美人、薰衣草、英伦玫瑰、芳香茶花等等。
莲壳特别好烧尤其是用在冬季烘笼里面烤火,而且没有烟熏的弊病,它的余烬像串串赤红的珍珠绚丽夺目。
忽然,眼前一片亮光,令人迫不及待的想抬头看个究竟。啊!原来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发出了绚丽夺目的彩光!在黑夜的衬托下,整座塔上下全都发出彩色的光芒,黑夜就好像变成了白天,一个个小灯泡像天空中数不清的星星。
说人生可如虹,是说人的一生,无论长短,在其生命的过程中,都可如虹那般,有绚丽夺目之美姿;都可似虹那样,有清新爽神之美韵。
经过千山万水,我终于到了名扬世界的五彩池。五彩池果然美得绚丽夺目。因为太阳光的反射,以及湖底钙化的石头,这样就看到了蓝、绿、青、橙、黄、五种颜色的湖水,真是美不胜收。
看到这幅色彩非常绚丽夺目的图画,我不由发出一声惊叹。
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极富才情的中唐诗人李贺,在绚丽夺目的诗卷中,用自己的神来之笔塑造出一群美艳凄怨的女性来作为理想生命的象征。
地方戏剧绚丽夺目,中国戏剧多姿多彩,生活戏剧五彩缤纷,爱情戏剧花团锦簇,世界戏剧日,祝福朋友生活如戏剧之喜剧美轮美奂多姿多彩!
虚空中,参差错落的漂浮着无数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光球,光球大的有山石般大小,小的有常人拳头般,表面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好不绚丽夺目。
绘画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园囿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而六朝画坛独领风骚。

汉字详情

xuàn [xuan]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Q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PA
四角: 271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旬声。本义:美丽,漂亮有文采的样子)

(2) 同本义(含有色彩灿烂多姿的意思)

绚,文貌。——《玉篇》

松门亘五里,碧彩高下绚。——皮日休《雨中游包山精舍》

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

江枫绚似红妆。——张草《河满子》

(3) 又如:绚丽;绚文(绚丽而有文采);绚采(文采);绚素(白绢绘以文采;在绘画上加施白采)

(4) 通“侚”。迅疾的样子

别辈越群,绚练夐绝。——颜延之《赭白马赋》

(5) 又如:绚练(迅疾的样子)

动词

(1) 辉映;照耀 。如:绚门(照耀门庭)

(2) 点缀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唐· 刘禹锡《省试风光草际浮》

(3) 又如:绚染(渲染)

(4) 使眩惑迷乱

故色绚于目,情惑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视。——《清平山堂话本》

英文翻译

variegated, adorned; brilliant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3

宋本广韵

lì,lí [li]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M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BIB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通“罹”。遭遇;落入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鹿,丽声。其字本作“丽”,后加“鹿”,成为形声字。鹿形丽声,鹿成对,并驾。本义:成群;结伴;成对)

(2) 成对。后作“俪”

丽,两也。——《小尔雅·广言》

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汉书·扬雄传上》。师古曰:“丽,并驾也。”

丽马一圉。——《周礼·夏官·校人》

良马五之。——《诗·鄘风·干旄》。孔颖达疏引 三国魏· 王肃曰:“ 夏后氏驾两谓之丽。”

自扬、 马、 张、 蔡,崇盛丽辞。—— 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丽限(指期限的上限与下限);丽偶(对偶);丽辞(对偶的辞句);丽泽(两个沼泽相连)

(4) 美丽,漂亮

状貌甚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妻子衣服丽都。——《战国策·齐策》

天生丽质难自弃。——白居易《长恨歌》

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5) 又如:壮丽(雄壮而美丽);秀丽(清秀美丽);丽象(美丽的景象);丽姝(亦称姝丽。美女);丽春园(又叫丽春院。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后因以称妓院或艺妓、歌女的住处)

(6) 华丽,华靡

恶丽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汉书·扬雄传下》

绮丽之艳说。——刘勰《文心雕龙》

(7) 又如:丽句(绮靡的文句);丽则(佳美而失法度);丽尔(华丽);丽谯(壮丽的高楼);丽靡(奢靡华丽)

(8) 通“厉”。猛烈

西北曰厉风。——《淮南子·地形》

动词

(1) 结伴而行

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汉· 张衡《西京赋》

(2) 依附;附着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离》

丽土之毛。——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丽水(附着于水中);丽霄(附着在天空);丽紫(着上紫色)

(4) 施;加

越兹丽刑。——《书·吕刑》

(5) 又如:丽兵(将武器施加于人)

(6) 依法执行 。如:丽法(施行法律);丽徒(服刑的犯人)

(7) 射中

射麋丽龟。——《左传·宣公十二年》

(8) 又如:丽龟(射中禽兽中心脊椎)

(9) 依托

人无所丽。——《后汉书·张衡传》

(10) 系;拴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礼记·祭义》

(11) 通“罹”。遭遇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名词

(1) 数,数目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不止十万。)——《诗·大雅·文王》

(2) 另见

英文翻译

beautiful, magnificent, elegant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lieileh/ley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