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绳

róng shéng [rong tou sheng]
繁体 絨繩
注音 ㄖㄨㄥˊ ㄕㄥˊ

词语释义

绒绳,绒绳儿 róngshéng,róngshéngr

(1) 〈方〉指毛线

wool

词语解释

  1. 用羊毛或兔毛、驼毛等制成的绳。可以编织衣物。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解散青丝,剪下一缕,用五彩绒绳结之。” 茅盾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用两股头的细绒绳替小小姐结一件衬衫。”

引证解释

⒈ 用羊毛或兔毛、驼毛等制成的绳。可以编织衣物。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解散青丝,剪下一缕,用五彩绒绳结之。”
茅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用两股头的细绒绳替小小姐结一件衬衫。”

绒绳的网络释义

绒绳

  • [基本解释]
  • 绒绳,绒绳儿róngshéng,róngshéngr
  • 〈方〉∶指毛线
  • [引证解释]
  • 用羊毛或兔毛、驼毛等制成的绳。可以编织衣物。《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解散青丝,剪下一缕,用五彩绒绳结之。” 茅盾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用两股头的细绒绳替小小姐结一件衬衫。”
  • 绒绳造句

    首先,他们用绒绳紧紧的捆住了这个可怜的女孩儿的脚踝和手腕。
    缨多用绒绳或兽毛制成,而且还特意染上红颜色。
    肋下佩带一口轧把峭尖雁翎势钢刀,绿沙鱼皮鞘子,金什件,金吞口,蓝挽手,绒绳飘摆,悬于左肋。
    久不得子者,便到殿中拿红绒绳系童子脖胫上,称谓拴娃娃,如得子,或办供品,或捐资,或唱大戏,称为还愿。
    慈禧太后让掌事太监把准备好的钱拿出来,这是专门留给宫女们玩的赏钱,早就挑选好了,用红绒绳扎着。
    覅说啥衣裳、头面,就是头浪个绒绳,脚浪个鞋带,我通身一塌括仔换下来交代仔无娒,难末出该搭个门口。
    胡立华左手把手教学员做绒绳蝴蝶记者崔丹。

    汉字详情

    róng [rong]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ADT
    五行:
    吉凶:
    仓颉: VMIJ
    四角: 2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戎声。本义:鸟兽身上的柔毛)

    (2) 同本义 。如:绒毛(毛纤维类型的一种。生长在兽类毛被的内层,是毛纺织工业的贵重原料);绒羽(也称“羽绒”。鸟羽的一种。柔软细小,有护体、保温作用。可制御寒被服)

    (3) 丝、棉纱或羊毛等的纺织物 。如:绒毯;绒花;绒绳

    (4) 熟丝

    绒,熟练丝。——《正字通》

    (5) 绒布,上面有一层绒毛的纺织品 。如:丝绒;长毛绒;灯芯绒

    (6) 细丝 。如:绒线;绒线铺(卖丝线的店铺)

    英文翻译

    silk, cotton, or woolen fabric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宋本广韵

    shéng [she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KJ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RLU
    四角: 261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动词

    (1) 继承,通“承”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形容词

    直的;正的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