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练帬 ”。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鬭清妍。”
《宋书·羊欣传》:“ 献之 尝夏月入县, 欣 著新绢帬昼寝, 献之 书帬数幅而去。
欣 本工书,因此弥善。”后因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 羊欣 白练裙。”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练帬”。
⒉ 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
引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鬭清妍。”
⒊ 《宋书·羊欣传》:“献之尝夏月入县, 欣著新绢帬昼寝, 献之书帬数幅而去。
引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后因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唐陆龟蒙《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羊欣白练裙。”
练裙的网络释义
练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2) 同本义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 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 练习;操演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 漂洗;洗涤 。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 熔炼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又如:练丹(炼丹)
(9) 通“拣”。选择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 染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 又如:练肆(染坊)
(12) 通“柬”。选择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词
(1) 洁白的熟绢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 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 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 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 水名 。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 通“链”。链子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姓
形容词
(1) 白,素色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 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 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 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2)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张挂连结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着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妇女)
(4)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 。如: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裙边(帽裙的边缘)
(5)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如:裙介(指龟鳖背壳周围的软边。因其形似裙边,故称);裙边(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陆丰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羣 | 渠云 | 羣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gʰĭuən | gyon/gi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