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缊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纷薀”。盛貌。
《楚辞·九章·橘颂》:“纷緼宜脩,姱而不丑兮。” 汉 班固 《东都赋》:“宝鼎见兮色纷緼,焕其炳兮被龙文。” 南朝 齐 王融 《和王友德元古意》之二:“千里不相闻,寸心鬱纷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纷薀”。盛貌。
引《楚辞·九章·橘颂》:“纷緼宜脩,姱而不丑兮。”
汉班固《东都赋》:“宝鼎见兮色纷緼,焕其炳兮被龙文。”
南朝齐王融《和王友德元古意》之二:“千里不相闻,寸心鬱纷藴。”
纷缊的国语词典
繁盛而纷乱。
纷缊的网络释义
纷缊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2) 同本义
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3) 旗上的飘带
青云为纷,虹霓为缳。——汉· 扬雄《羽猎赋》
(4) 又如:佩纷(佩饰丝带)
(5) 花边
次席纷纯,左右玉几。——张衡《东京赋》
(6) 祸乱;灾难
唯天轨之不辟兮,何纯絜而离纷!——《汉书》
(7) 争执;纠纷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史记·滑稽列传》
(8) 又如:纷纠(纠纷;纷扰;祸乱);纷哓(争辩不休)
(9) 抹布;拭物的佩巾 。如:纷帨(用来拭物的佩巾)
形容词
(1) 盛多,各种各样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艚又如:纷委(盛多);纷若(盛多的样子);纷营(众多,杂乱);纷郁(盛多的样子)
(3) 杂乱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楚辞·屈原·涉江》
班其相纷些。——《楚辞·招魂》
涫涫纷纷。——《荀子·解蔽》
狱之放纷。——《左传·昭公十六年》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 序》
(4) 又如:纷腾(杂乱喧腾);纷嚣(纷乱喧嚣);纷错(杂乱的样子);纷纶(乱而多。忙乱);纷罗(排列混乱无序的样子。或指众多并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yūn
(2) ——见 “絪緼”。即“氤氲” (
)(3) 另见
yùn
名词
(1) (形声。从糸(
),昷( )声。本义:以新绵合旧絮)(2) 新旧混合的绵絮,乱絮
缊,绋也。——《说文》。谓乱麻。
衣缊无衣。——《汉书·东方朔传》。注:“乱絮也。”
纩为茧,缊为袍。——《礼记·玉藻》。注:“行谓今之新绵也,缊谓今行及旧絮也。”
(里母)即束缦请火于亡肉家。——《汉书·蒯通传》
(3) 又如:缊褚(用碎麻或旧絮制的冬衣);缊褐(缊袍。泛指贫者所服粗陋冬衣);缊绪(缊褚);缊絑(缊褚)
(4) 乱麻
缊袍敝衣。(穿着旧袄破衣。名词做动词用。缊,旧絮。敝,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缊絮(乱麻旧絮。泛指粗陋的衣服)
形容词
(1) 动乱,不安,骚乱
缊,乱也。——《广雅》
齐桓之时缊。——《法言·孝至》
(2) 深奥。通“蕴”
乾坤其《易》之缊邪。——《易·系辞》
(3) 又如:缊奥(深奥,奥义)
动词
(1) 通“蕴”。积聚;收藏
乾坤其易之缊邪?——《易·系辞上》
而以是相缊。——《庄子·齐物论》。释文:“蕴,本亦作缊。”
(2) 又如:缊畜(蕴蓄。含蓄宽容);缊藉(蕴藉。含蓄宽容)
(3) 并行 。如:缊巡(并行的样子)
(4)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