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巾羽扇

guān jīn yǔ shàn [guan jin yu shan]
繁体 綸巾羽扇
注音 ㄍㄨㄢ ㄐ一ㄣ ㄩˇ ㄕ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1.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成语用法

纶巾羽扇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引证解释

⒈ 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唐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宋周邦彦《隔浦莲》词:“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清顾炎武《复周制府书》:“雅歌投壶, 祭潁阳之取人皆用经术;纶巾羽扇, 诸葛公之为将足见风流。”

纶巾羽扇的网络释义

纶巾羽扇

  • 纶巾羽扇意思是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自唐·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纶巾羽扇造句

    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扰扰介鳞何足扫。谈笑。纶巾羽扇典刑新。
    话说庞统领兵到得江夏城下,庞统自乘马而出,只见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若仙。
    纶巾羽扇录一生似梦妖尾之死化黑暗终极。
    帅旗之下还有一人,纶巾羽扇,道袍鹤氅,端坐于车上。

    汉字详情

    lún,guān [lun,guan]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OP
    四角: 28112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纶羽(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多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3) 昆布 。如: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可供食用、药用)

    (4) 另见 lún

    lún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仑( lún)声。本义:青丝绶带,古代官吏系印所用)

    (2) 同本义

    纶,青丝绶也。——《说文》。按,秦汉百石官佩此绶,非经纬织成,但合青丝绳辫纠之者,所谓宛转绳也。

    其出如纶。——《礼记·缁衣》。注:“今有秩啬夫所佩也。”

    五两之纶。——《法言·孝至》。注:“如青丝绳也。”

    (3) 又如:纶巾(古时以青丝带编成的头巾);纶连(由丝绶编结而成的网状物);纶组节约(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再以丝带缠束)

    (4) 钓鱼竿上的丝线

    翠纶桂耳,反所以失鱼。——《文心雕龙·情采》

    (5) 又如:纶返(收回钓丝);纶竿(钓鱼竿)

    (6) 合成纤维 。如:锦纶;涤纶;纶组(丝绵)

    (7) 指帝王的诏书旨意 。如:纶旨(圣旨);纶言(帝王诏令的代称);纶命(天子的诏命);纶书(诏书);纶章(诏书)

    (8) 通“伦”。伦理 。如:纶理(伦理)

    (9) 地名 。春秋虞邑。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

    (10) 姓

    动词

    (1) 整理丝线

    之子于钓,言论之绳。——《诗·小雅·采绿》

    (2) 又如:纶经(经纶。整理丝缕)

    (3) 治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 又如:经纶(筹画治理)

    (5)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green silk thread or tasse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leon4

    宋本广韵

    jīn [jin]
    部首: 318
    笔画: 3
    五笔: M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2) 同本义

    巾,佩巾也。——《说文》

    沐巾一。——《仪礼·士冠礼》

    盥卒授巾。——《礼记·内则》

    布巾环幅不凿。——《仪礼·士丧礼》

    静其巾幂。——《仪礼·特牲馈食礼》

    儿女共沾巾。——《战国策·魏策》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巾短情长。——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花巾;小丝巾;巾栉(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扫帚);巾帨(毛巾)

    (4) 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

    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簌簌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领巾;围巾;巾带(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亦代指功名);巾车(有帷幕装饰的车子);巾衣(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服之以示敬礼);又指古代送葬时引柩所用的布

    巾待于阼阶下。——《仪礼》

    (6) 头巾

    愆礼巾,所以饰首。——《风俗通》

    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玉篇》

    羽扇纶巾。——苏轼《赤壁怀古》

    首戴方山巾。——李白《嘲鲁儒》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7) 又如:巾帻(头巾);巾冠(巾和冠);巾絮(头巾);巾囊(包裹,布袋);巾帽(头巾和帽子);巾卷(古代士族所用的头巾和书卷。引申为士族的代称)

    (8) 巾箱

    巾卷充街。——《文选·皇太子释奠会诗》

    (9) 又如:巾笈(存放巾帛、书卷的小箱子);巾笥(有巾帛覆盖的箱子);巾衍(放置头巾、书卷等物的小箱子);巾笥(即巾箱);巾箧(巾箱)

    动词

    (1) 包裹;覆盖

    巾,犹衣也。珠丛云:以衣被车谓之巾。——《周礼·巾车》注

    巾以文绣。(用绣巾盖着。)——《庄子》

    (2) 又如:巾幂(用来覆盖礼器的布帛。引申为“覆盖”)

    英文翻译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梅县腔] gin1 [海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沙头角腔] gin1 [陆丰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宝安腔] gin1
    ◎ 潮州话:geng1(kur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銀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kin/kynkĭĕn
    [yu]
    部首: 626
    笔画: 6
    五笔: NRNR

    英文翻译

    feather
    shàn,shān [shan]
    部首: 413
    笔画: 10
    五笔: YNND
    五行:
    仓颉: HSSMM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shān

    动词

    (1) 摇扇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2)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3) 以掌批面 。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4) 施展

    宋官御史,坐行赇免,居林下,大扇威虐。——《聊斋志异》

    动词

    (1) 煽动、鼓动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2)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3) 振翼欲飞 。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4) 起,吹 。如:扇风(起风,鼓风)

    (5) 宣扬;传播 。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6) 遮蔽 。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7) 泛指兴起、发生

    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梁书》

    (8) 扑打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形容词

    (1) 炽盛。通“煽”

    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汉书·谷永传》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2) 另见 shàn

    shàn

    名词

    (1)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

    (3)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4) 扇子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5)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6)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 。如:扇莨( -làng)(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

    (7)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量词

    (1)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动词

    (1) 遮蔽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生。——贾思勰《齐民要术》

    (2)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 。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3) 另见 shān

    英文翻译

    fan; door pane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5 [客英字典] shen5 [宝安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陆丰腔] sh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 潮州话:sin3(sìⁿ) , siang3(siàng) [潮州]siêng3(siè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ɕĭɛnsj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