纰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布帛之类丝缕稀疏,质地单薄。
《元典章·工部一·缎匹》:“小民不畏公法,恣意货紕薄……欺谩买主,诱骗愚人。”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或是他卖段疋,拣箇宽窄,覷箇紕薄。”
指布帛旧损,丝缕松散。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布帛久则日就紕薄。”
引证解释
⒈ 谓布帛之类丝缕稀疏,质地单薄。
引《元典章·工部一·缎匹》:“小民不畏公法,恣意货紕薄……欺谩买主,诱骗愚人。”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或是他卖段疋,拣箇宽窄,覷箇紕薄。”
⒉ 指布帛旧损,丝缕松散。
引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布帛久则日就紕薄。”
纰薄的网络释义
纰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pī
名词
(1) 疏忽;谬误
五者一物纰缪。——《礼记·大传》
(2) 如:纰越(过失,错误);纰妄(谬误虚妄);纰戾(讹错;不合情理);纰乱(错乱);纰僻(错误)
(3) 通“妣”。已故的母亲
自伤纪考纰。——《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
动词
(1) 布帛、丝缕等破坏披散 。如:纰疏(布帛经纬松散);纰薄(布帛之类丝缕稀疏);纰缦(经纬稀疏的帛);纰纇(布帛等织物稀疏而有毛病。犹言次品);纰软(稀疏柔软)
(2) 另见
pí
名词
(形声。从糸,比声。本义:缘饰;边缘) 同本义
从糸,比声。谓氐所制毛布。——《说文》。按,此字本当训“缘”也。
纰,缘也。——《广雅》
缟冠素纰。——《礼记·玉藻》。注:“边缘也。”
动词
(1) 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纰,饰也。——《尔雅》
素丝纰之。——《诗·鄘风·干旄》
纰以爵韦六寸。——《礼记·杂记》。注:“在旁曰纰。”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2)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3)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5) 感情不深;冷淡 。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6) 味淡 。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陆丰腔] pok8 [沙头角腔] pok8 [东莞腔] bu1 pok8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客语拼音字汇] pog6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 潮州话:波窝8 波窝7 ,boh8(pôh) bo7(pō)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泊 | 傍各 | 並 | 鐸合 | 入聲 | 藥 | 合口一等 | 唐 | 宕 | buak | bʰuɑ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