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纯朴笃实。
《后汉书·朱穆传》:“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纯篤稀。”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 陈枢 资性纯篤,治民为循吏。”《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人忠信纯篤,有受道之器。” 清 姚莹 《惜抱先生行状》:“ 姬传 蔼然孝弟,践履纯篤,有儒者气象。”
引证解释
⒈ 纯朴笃实。
引《后汉书·朱穆传》:“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纯篤稀。”
宋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陈枢资性纯篤,治民为循吏。”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人忠信纯篤,有受道之器。”
清姚莹《惜抱先生行状》:“姬传蔼然孝弟,践履纯篤,有儒者气象。”
纯笃的国语词典
纯朴笃实。
纯笃的网络释义
纯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屯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蚕丝)(2) 同本义
纯,丝也。——《说文》
纯衣。——《仪礼·士冠礼》
被我纯缋。——《法言·孝至》
(3) 又如:纯衣(古时士的祭服,以丝为之)
(4) 同一颜色的丝织品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王先谦补注:官本“醇”作“纯”,是
形容词
(1) 纯正,纯粹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瑋、 董允等,此皆忠臣?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不设色之画,其感人也,纯以形式及笔势。——蔡元培《图画》
(2) 又如:纯固(品行纯粹坚定);纯素(纯粹而不杂;纯朴);纯德(纯粹的德行);纯儒(品行纯粹的儒者)
(3) 美;善
纯,文也。纯,好也。——《方言》十三
贵纯之道也。——《礼记·郊特牲》
(4) 又如:纯臣(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纯吏(忠纯爱民的官吏);纯渥(纯朴笃厚)
(5) 大
文王之德之纯。——《诗·周颂·维天之命》
(6) 又如:纯嘏(大福);纯国(大国);纯德(大德)
(7) 纯净,不含杂质 。如:纯水
(8) 熟练 。如:工夫不纯
(9) 专一
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国语·周语》
(10) 质朴
冠衣不纯素。——《礼记·曲礼》
(11) 又如:纯臣(忠纯笃实之臣);纯悫(纯朴诚实)
副词
(1) 皆,都——表示范围 。如:纯钢(全钢);纯美(纯真完美);纯仁(至仁);纯全(完全)
(2) 单,只 。如:纯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2) 同本义
笃,马行顿迟也。——《说文》
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
(3) 又如:笃么(笃笃末末,笃笃寞寞。转来转去,徘徊不前)
(4) 忠实,不虚伪
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笃公刘。——《诗·大雅·公刘》
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
(5) 又如:笃人(忠实厚道的人);笃仁(笃实而仁厚);笃亮(笃实亮直);笃美(笃实美善);笃敏(诚笃而敏锐);笃教(竭诚于教化);笃烈(诚厚刚正)
(6) 沉重
孙权病笃。——《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笃速速(笃簌簌。发抖、哆嗦的样子);笃疾(疾病沉危);笃剧(指病情沉重危急);笃癃(重或残疾之人);笃患(严重的病患);笃灾(严重的灾害)
(8) 厚
笃,厚也。——《尔雅·释诂》
硕大且笃。——《诗·唐风·椒聊》
予嘉乃德,日笃不忘。——《书·微子之命》
(9) 专一 。如:笃慎(专心谨慎);笃向(专诚向往);笃重(专一深重);笃习(专一于学习);笃意(专心致意)
(10) 切实;确凿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先进》
(11) 又如:笃论(确当的言论);笃见(确切的见解)
(12) 丰厚 。如:笃生(上天独厚于其人,使生而不同于凡常);笃降(笃生);笃顾(犹厚念);笃雅(厚重典雅);笃睦(淳厚和睦)
(13) 〈方〉∶安稳;确定 。如:笃悠悠;笃笃定定
(14) 深厚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 又如:笃好(交情深厚);笃正(纯厚正直);笃古(纯厚古朴;好古);笃至(深厚到了极点);笃尚(纯厚高尚);笃恭(纯厚恭敬)
——象声词。如:笃笃(象声词,马蹄声);笃笃笃(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笃速(马蹄声)
副词
甚;深 。如:笃好斯文;笃念旧思;笃老(极衰老);笃恨(十分憎恨);笃重(十分严重);笃孝(十分孝顺);笃好(十分爱好);笃切(十分殷切);笃深(十分深厚);笃密(十分亲密,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