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朴善良

chún pǔ shàn liáng [chun pu shan liang]

词语释义

心地善良 xīndì-shànliáng[virtuous;good-nature;kindhearted] 有道德的;有德行的;慈善的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汉字详情

chún [chun]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G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PU
四角: 25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屯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纯,丝也。——《说文》

纯衣。——《仪礼·士冠礼》

被我纯缋。——《法言·孝至》

(3) 又如:纯衣(古时士的祭服,以丝为之)

(4) 同一颜色的丝织品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王先谦补注:官本“醇”作“纯”,是

形容词

(1) 纯正,纯粹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瑋、 董允等,此皆忠臣?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不设色之画,其感人也,纯以形式及笔势。——蔡元培《图画》

(2) 又如:纯固(品行纯粹坚定);纯素(纯粹而不杂;纯朴);纯德(纯粹的德行);纯儒(品行纯粹的儒者)

(3) 美;善

纯,文也。纯,好也。——《方言》十三

贵纯之道也。——《礼记·郊特牲》

(4) 又如:纯臣(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纯吏(忠纯爱民的官吏);纯渥(纯朴笃厚)

(5) 大

文王之德之纯。——《诗·周颂·维天之命》

(6) 又如:纯嘏(大福);纯国(大国);纯德(大德)

(7) 纯净,不含杂质 。如:纯水

(8) 熟练 。如:工夫不纯

(9) 专一

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国语·周语》

(10) 质朴

冠衣不纯素。——《礼记·曲礼》

(11) 又如:纯臣(忠纯笃实之臣);纯悫(纯朴诚实)

副词

(1) 皆,都——表示范围 。如:纯钢(全钢);纯美(纯真完美);纯仁(至仁);纯全(完全)

(2) 单,只 。如:纯用

英文翻译

pure, clean, simpl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宋本广韵

pǔ,pò,pō,piáo [pu,po,piao]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Y
四角: 43900

详细解释

piáo

名词

(1) 姓(明代有朴素)

(2) 另见 pō;pò;pǔ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 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 树木的皮,木皮 。如:厚朴

(3) 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4) 大木材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5) 没有晾干的鼠肉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形容词

(1) 质朴。通“樸”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2) 壮大 。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3) 另见 piáo;pō;pǔ

名词

(1)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 同本义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3) 本质;本性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4) 货物的成本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动词

(1) 砍伐整理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2) 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3) 通“扑”。击,打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形容词

(1) 淳朴;朴实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2)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3) 另见 piáo;pō;p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mple, unadorned; sincere; surname;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piu4 pok3
◎ 客家话:[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丰腔] puk7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东莞腔] pok7
◎ 潮州话:pog4(phok) <姓>piou1(phiou) [饶平、揭阳、潮阳]piao1(phi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角入聲開口二等phruk/pheokpʰɔk
shàn [sha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UDU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GT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动词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名词

(1) 好人;好事;好处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副词

(1) 好好地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英文翻译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n5 [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3 [客英字典] shen5 shan5 shan3 [台湾四县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宝安腔] sen3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常演仙A開上聲開口三等仙Azjenx/zjeenʑĭɛn
liáng [liang]
部首: 607
笔画: 7
五笔: YVE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AV
四角: 3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善良)

(2) 同本义

良,善也。——《说文》

德音无良。——《诗·邶风·日月》

人之无良。——《诗·鄘风·鹑之奔奔》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袆、 董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天良(良心);驯良(和顺善良);良正(善良正直)

(4) 良好;美好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良田美池。——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赵之良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富家良马。——《淮南子·人间训》

(5) 又如:良图(好办法);良牧(好官);良死(安享天年而死。即好死、善终);良沃(良田,肥沃的田地);良朋(好朋友);良书(好书,益书);良罟(好的渔网);良贱(好坏老少之人);良士(贤士);良吏(贤良的宫吏);良妻(贤淑的妻子。即贤妻)

(6) 优秀

天下之良工也。——《孟子》

(7) 又如:良弓(善于制造弓的人);良工(技艺精妙的匠人);良疱(技艺精妙的厨师);良匠(手艺精巧的工匠);良车(制作精良的车子);良史(古称不畏权势,记事忠于史实的史官);良干(廉洁正直的高级官员);良笔(指历史家维护正义、忠于史事的记叙笔法)

(8) 和悦;和善

其容良。——《荀子·非十二子》

(9) 大 。如:良鱼(大鱼);良枣(大枣的别名);良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

(10) 吉祥 。如:良月(吉祥的月份);良贞(吉卦);良时(吉时)

(11) 和乐;欢悦 。如:良晤(欢聚);良游(畅游);良聚(良会,欢聚)

(12) 长,久;深

良夜乃罢。——《汉书》

(13) 又如:良夜(长夜);良宵(长夜)

(14) 通“谅”。诚实,信实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副词

(1) 很,甚,极其,非常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确实;果然

諸將皆以爲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史记·赵世家》

(3) 又如:良然(果然。确实如此)

名词

(1) 首;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不知者,良知也。——《孟子》

(2) 首领;首长

右无良焉,必败。——《左传》

(3) 遵纪守法的公民 。如:除暴安良;良耆里老(年长的平民百姓);良俊(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良逸(贤才);良禽择木(比喻贤者择主而事);良家子女;良丁(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4) 通“埌”。坟墓

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庄子·列御寇》

动词

(1) 认为好

良司臣而逸之。——《左传》

(2) 能够

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

(3) 又如:良比(堪与比美)

(4) 善于 。如:良民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良冶(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

英文翻译

good, virtuous, respec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台湾四县腔] li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东莞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

纯朴善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