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

qiàn fū [qian fu]
繁体 縴夫
注音 ㄑ一ㄢˋ ㄈㄨ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纤夫 qiànfū

(1) 为他人拉船的役夫

boat-trackers

词语解释

  1. 同“縴夫”,用纤绳拉船或车前进的人。

  2. 犹小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定盦文集》:“纤夫佻人当吾前而不有忌惮,君子深耻之。”

引证解释

⒈ 同“縴夫”,用纤绳拉船或车前进的人。

⒉ 犹小人。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定盦文集》:“纤夫佻人当吾前而不有忌惮,君子深耻之。”

纤夫的国语词典

负绳拉船前进的人。《福惠全书.卷二九.邮政部.船夫车驴》:「其小差纤夫,例系沿途地方拨换。」也作「挽夫」。

纤夫的网络释义

纤夫

  • 纤夫:名词

  • 纤夫:余本创作油画作品

  • 纤夫 (名词)

  • “纤夫”是指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在古代船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当船遇到险滩恶水或搁浅时,就必须靠很多人合力拉船,纤夫这个职业由此而生。

纤夫造句

神农溪边纤夫们拉船逆流而上,这样的景观已经一去不复返。
高峡出平湖,代替人力纤夫的川江机动绞滩站前不久全面拆除,木船也宣告绝迹。
劳累了一天的纤夫们笑了,他们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乐于助人的风娃娃表示感谢。
身边有了女知青,男知青都不好意思不卖劲,绳子绷得直溜溜,纤夫般拉动了犁杖。
神农溪,一条条豌豆角小船,让古老的纤夫文化焕发生机,也让山窝子里的纤夫成为旅游人。
人生最大力量:做情欲主宰,做命运纤夫;人生最大收获:跌跤的疼痛,攀登的喜悦;人生最大聪明:看镜子正衣帽,照人眼识自我;人生最大的平安:心安理得,俯仰无愧;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从瞬息即逝的事物中攫取永恒真理;人生最大的快乐:一生中不因私利而给别人带来不幸。
溯河而上,是纤夫们拉着的装满货物的上水船,雄浑的川江号子此起彼落,引来河边洗衣的小妹妹发出阵阵清脆的笑声,投来一束热辣辣的眼光。
有二十分之一的船撞毁,但没人知道有多少纤夫拉纤时丧命。
在香溪,人们说以前溪里的纤夫全为裸拉,撞上村女浣衣,有的故意一亮家伙,叫作亮框子。
几名纤夫拖出人字架浮排,众人将人字架浮排在水中汇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宇眯起了眼睛,细打量着沼泽外的情形,只见那十来只“纤夫”。
夕阳下,但见那艘艘木帆船,在纤夫们“杭育、杭育”的呼喊声里,在哗啦啦流淌的水音里,缓缓南行。
三年春,江南被兵,南漕改折,或海运,纤夫游民数十万,无可仰食。
如今硕果仅存的纤夫将游客拉到上游。
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拉船的纤夫,一丝不挂的赤着身子,光着脚丫子,唱着号子,形成一股特有的、唯女人不可眄视的风景线。
以前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差,纤夫们裸体拉纤是为了省衣服,再说拉纤路上也很少见到其他人,所以成了习俗。
前面,一辆捷达车正扮演着纤夫的角色,吃力地用拖绳拉着大奔在坑洼的环村路上“奔驰”。
由于拉纤容易滑倒,而今的纤夫必须避免。
一路路过各地,沿江的许多城池纤夫、渔民繁忙,商船往来,锦绸羽缎的也是受了各地官员、世家的故意‘粉刷‘。

汉字详情

xiān,qiàn [xian,qia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TF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HJ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英文翻译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

纤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