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轸
词语释义
委屈而隐痛。
迂曲。
回避。
犹枉驾。轸,车的代称。
词语解释
委屈而隐痛。
《楚辞·九章·惜诵》:“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结而紆軫。” 王逸 注:“紆,曲也;軫,隐也。” 洪兴祖 补注:“紆,縈也;軫,痛也。”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驾言陟东岸,望坟思紆軫。”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迂曲。
《后汉书·冯衍传下》:“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艰。” 张继煦 《叙论》:“吾见今之专门名家亦蹈斯蔽,耻为浅近易解之书,而述其高深不可企及之学,甚至以浅近易解之理而亦紆軫其词,故作廋语,使閲者如对大海而嘆汪洋。”
犹枉驾。轸,车的代称。
《晋书·隐逸传·陶潜》:“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 王公 紆軫为荣耶!”
回避。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叙》:“凡先儒之训传,歷代之故实,文字之讹舛,地理之迁变,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苟未愜其心,则紆軫而勿敢释。”
引证解释
⒈ 委屈而隐痛。
引《楚辞·九章·惜诵》:“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结而紆軫。”
王逸注:“紆,曲也;軫,隐也。”
洪兴祖补注:“紆,縈也;軫,痛也。”
晋潘岳《悼亡》诗之三:“驾言陟东岸,望坟思紆軫。”
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⒉ 迂曲。
引《后汉书·冯衍传下》:“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艰。”
张继煦《叙论》:“吾见今之专门名家亦蹈斯蔽,耻为浅近易解之书,而述其高深不可企及之学,甚至以浅近易解之理而亦紆軫其词,故作廋语,使閲者如对大海而嘆汪洋。”
⒊ 犹枉驾。轸,车的代称。
引《晋书·隐逸传·陶潜》:“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紆軫为荣耶!”
⒋ 回避。
引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叙》:“凡先儒之训传,歷代之故实,文字之讹舛,地理之迁变,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苟未愜其心,则紆軫而勿敢释。”
纡轸的国语词典
盘旋曲折的样子。
纡轸的网络释义
纡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于声。本义:屈曲;曲折)(2) 同本义
纡,绌也,一曰萦也。——《说文》
中弱则纡。——《考工记·矢人》。注:“曲也。”
连行纡行。——《周礼·梓人》
盘纡刻俨。——《淮南子·本经》
水澹澹而盘纡兮。——宋玉《高唐赋》
中弱则纡,中强则扬。——《周礼》
(3) 又如:纡远(曲折遥远);纡曲(迂回曲折);纡折(迂回曲折);纡余(迂回曲折);纡行(曲折而行)
(4) 萦绕回旋
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旐。——《文选·张衡·东京赋》
(5) 又如:纡回(屈曲回旋。也作“迂回”);纡轸(盘旋曲折,乘车前往,未达目的而还);纡鉷(迂回);纡险(盘曲险阻);纡错(迂回交错);纡萦(山水回环旋绕)
(6) 屈抑 。如:纡身(屈身相就);纡意(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
(7) 佩戴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李贺《感讽五首》
(8) 又如:纡金拖紫(佩带金银珠宝,穿着绫罗绸缎);纡紫(系佩紫绶,指居高位的人);纡朱拖紫(比喻人的地位高显尊贵);纡青拖禁(比喻地位显贵);纡青(佩带青绶。作高官)
(9) 系结
绾黄纡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
(2) 同本义
轸,车后横木也。——《说文》
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考工记·舆人》
舆下四面材合而收舆谓之轸,亦谓之收,独以为舆后横者,失其传也。——《考工记图》
(3) 车的通称
丙子,诏六军发轸。——《魏书》
(4) 通“疹”。皮肤上出现的一种小疙瘩 。如:轸粟(指人体因受寒而起的疙瘩)
(5) 弦乐器上系弦线的小柱。可转动以调节弦的松紧
以轸调声。——《魏书·乐志》。
(6) 又如:轸琴(拨弄瑶琴)
(7) 通“畛”。田间道路
以翔虚无之轸。——《淮南子·要略》
含酸赴脩轸。——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 李善注:“轸,当为畛。”
连轸距阡陌。——阮籍《咏怀》。注:“轸,当为畛。”
(8) 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有星四颗。如:轸翼(轸宿和翼宿)
形容词
(1) 方形
轸,方也。——《广雅》。
(2) 又如:轸石(方形的石头);轸丘(方形山丘);轸方(谓如轸木那样方正)
(3) 悲痛
出国门而轸怀兮。——屈原《九章》。
(4) 又如:轸恤(深切挂念和抚恤);轸惜(悲痛惋惜);轸悼(悲伤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