緑丛
词语释义
指绿色的草丛、树丛。
词语解释
指绿色的草丛、树丛。
唐 李端 《早春会王逵主人得蓬字》:“緑丛犹覆雪,红萼已凋风。” 唐 周元范 《和白太守拣贡橘》:“离离朱实緑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 许地山 《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深沉院落,静到极地;虽然我底脚步走在细草之上,还能惊动那伏在绿丛里的蜻蜓。”
引证解释
⒈ 指绿色的草丛、树丛。
引唐李端《早春会王逵主人得蓬字》:“緑丛犹覆雪,红萼已凋风。”
唐周元范《和白太守拣贡橘》:“离离朱实緑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
许地山《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深沉院落,静到极地;虽然我底脚步走在细草之上,还能惊动那伏在绿丛里的蜻蜓。”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green; chlorine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録 | 力玉 | 來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lĭwok | lyuk/liv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2) 同本义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容词
(1) 众多;繁杂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英文翻译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zang5 (tsâng)
◎ 潮州话:zang5 (tsâ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