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缕

xù lǚ [ xu lv]
繁体 絮縷
注音 ㄒㄨˋ ㄌㄩˇ

词语释义

棉絮与丝缕。泛指细微之物。

词语解释

  1. 棉絮与丝缕。泛指细微之物。

    《宋史·食货志上二》:“起居舍人 程克俊 言, 河南 父老,苦 豫 烦苛久矣。赋敛及於絮缕,割剥至於果蔬。”

引证解释

⒈ 棉絮与丝缕。泛指细微之物。

《宋史·食货志上二》:“起居舍人程克俊言, 河南父老,苦豫烦苛久矣。赋敛及於絮缕,割剥至於果蔬。”

絮缕的网络释义

絮缕

  • 絮缕,拼音是xù lǚ,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为棉絮与丝缕,也泛指细微之物。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627
    笔画: 12
    五笔: VKXI
    五行:
    吉凶:
    仓颉: VRVIF
    四角: 469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如声。本义:粗丝绵)

    (2) 同本义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败絮其中。

    (3)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4) 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5) 又如:絮帛(棉絮与布帛);絮棉;絮缕(棉絮与丝缕。泛指微细之物)

    (6) 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又如:芦絮;絮暖(指春暖絮飞之时);柳絮(柳花之飞絮)

    (8) 棉花

    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艺文类聚》

    (9) 头上巾

    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续方言疏证》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动词

    (1) 在衣服、被褥里铺丝棉、棉花等物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子夜吴歌四首》

    (2) 又如:絮衣(内铺丝棉的衣服);絮纩(棉袄,棉袍);絮袄(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形容词

    (1) 优弱寡断

    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 韩曰:公又絮。—— 清· 翟灏《通俗编》

    (2) 说话啰唆

    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所谓絮叨叨是也。——《通俗编·言笑》

    (3) 又如:絮絮答答(唠叨不休);絮咶(唠叨);絮絮聒聒(唠叨不休);絮繁(唠叨);絮气(形容文字牵扯烦琐,意思不鲜明)

    (4) 因多次重复而厌烦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红楼梦》

    (5) 又如:絮繁(厌烦)

    英文翻译

    waste cotton, raw silk or cotton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5 seoi6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cih1 [客语拼音字汇] sui1 xi4 [台湾四县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海陆丰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據去聲開口三等sioh/sivhsĭo
    [lv]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ovg
    五行: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2) 同本义

    缕,线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有布缕之征。——《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潜夫论·俘侈》

    (3) 又如:缕綦(用线织綦);缕綵(用各色不同的线缕成其文采)

    (4) 泛指细而长的东西,线状物

    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三国志·文帝纪》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己《鹊踏枝》

    (5) 又如:缕子脍(食品名。以细切的鱼肉制成);缕肉羹(肉丝羹);缕金(金丝;以金丝为饰);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指在大红洋缎的衣面上用金线绣成百蝶穿花图案的紧身袄。裉,上衣前后两幅在腋下合缝的部分);缕细(细如丝缕)

    (6) 帛

    故为祷朝缕绵。——《管子·侈靡》。注:“帛也。”

    (7) 又如:缕绵(绸帛丝绵)

    形容词

    (1) 连续不断 。如:缕悉(一条一条很清楚);缕堤(临河处所筑小堤。因连绵不断,状如丝缕,故名);缕缕行行(方言。成群结队。形容很多);缕续(接连不断)

    (2) 通“褛”。衣破 。如:蓝缕(破衣)

    副词

    (1) 一条一条地,详尽地

    其功业相次千万者,不可复缕举也。——葛洪《抱朴子》

    (2) 又如:缕细(底细,详情);缕责(细责,苛责)

    量词

    (1) 一丝,一股

    红光一缕。——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一缕烟;千丝万缕;一缕幽香

    (3) 股、绞等 。如:一缕麻;一缕头发

    动词

    (1) 疏通;分流 。如:缕河(疏通河流)

    (2) 一种刺绣方法 。如:纳缕(刺绣方法之一)

    絮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