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骍

zǐ xīng [ zi xing]
繁体 紫騂
注音 ㄗˇ ㄒ一ㄥ

词语释义

良马名。

词语解释

  1. 良马名。

    三国 魏 曹植 《献文帝马表》:“臣於先 武皇帝 世,得 大宛 紫騂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梁书·张率传》:“怀 夏后 之九代,想 陈王 之紫騂。”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诗:“鸣笳朱鷺起,叠鼓紫騂豪。”

引证解释

⒈ 良马名。

三国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於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
《梁书·张率传》:“怀夏后之九代,想陈王之紫騂。”
唐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诗:“鸣笳朱鷺起,叠鼓紫騂豪。”

紫骍的网络释义

紫骍

  • 紫骍:曹植之马
  • 紫骍:三国杀卡牌
  • 紫骍:QQ游戏
  • 汉字详情

    [zi]
    部首: 627
    笔画: 12
    五笔: HXX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VIF
    四角: 229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2) 同本义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衣(紫色的衣服;紫色的袈裟);紫衫(紫色的衣衫)

    (5) 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 。如:紫房(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也称“紫府”);紫皇(道教传说的天帝)

    (6) 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正阳门径通黄道,长朝殿端拱紫垣。——《水浒传》

    (7) 又如:紫微垣(星座名。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

    名词

    (1) 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韩非子》

    怀金垂紫。——《后汉书》

    (2) 姓

    英文翻译

    purple, violet; amethys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3 [宝安腔] zu3 [台湾四县腔] zih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陆丰腔] zih3 [东莞腔] zu3 [梅县腔] zi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將此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tsĭeciex/ziee
    xīng [xing]
    部首: 320
    笔画: 10
    五笔: CUH
    仓颉: NMYTJ
    四角: 701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赤色的马

    有骍有骐,以车伾伾。——《诗·鲁颂·駉》。毛传:“赤黄曰骍。”

    以其骍黑。——《诗·小雅·大田》

    (2) 又如:骍驷(赤色的驷马);骍驹(赤马)

    (3) 赤色的牲口

    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书·洛诰》

    (4) 如:骍牡(赤色公牛);骍骍(赤牛。为古时天子诸侯盟誓时所用牲);骍牲(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骍黑(赤色牛和黑色猪羊)

    形容词

    :泛称赤色 。如:骍骍(赤色);骍刚(赤色的硬土;赤色公牛);骍红(红色);骍颜(醉得脸红)

    英文翻译

    red, brown, bay; neat, harmon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