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芒刃

zǐ máng rèn [zi mang ren]

词语释义

九天神兵,为魔教合欢门妙公子金瓶儿所有。

汉字详情

[zi]
部首: 627
笔画: 12
五笔: HXX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VIF
四角: 229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2) 同本义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衣(紫色的衣服;紫色的袈裟);紫衫(紫色的衣衫)

(5) 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 。如:紫房(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也称“紫府”);紫皇(道教传说的天帝)

(6) 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正阳门径通黄道,长朝殿端拱紫垣。——《水浒传》

(7) 又如:紫微垣(星座名。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

名词

(1) 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韩非子》

怀金垂紫。——《后汉书》

(2) 姓

英文翻译

purple, violet; amethys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3 [宝安腔] zu3 [台湾四县腔] zih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陆丰腔] zih3 [东莞腔] zu3 [梅县腔] zi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將此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tsĭeciex/ziee
máng [mang]
部首: 301
笔画: 6
五笔: AY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YV
四角: 447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 同本义

芒,草耑也。——《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

种之芒种。——《周礼·地官·稻人》。郑众注:“芒种,稻麦也。”

芒之为言萌也。——《白虎通·五行》

麦渐渐以擢芒。(擢芒:长出麦芒。)——潘岳《射雉赋》

(3) 又如:芒茅(茅草的一种);芒履(芒屣,芒屦,芒鞋);芒鞋(用芒茎外皮编成的鞋。亦泛指草鞋);芒刺(草木茎叶和果谷上的小刺。比喻使人极度不安的感觉);芒角(植物的尖叶)

(4) 一种多年生大草本植物 ,秋天开花,黄褐色。如:芒草(又名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

(5) 光芒

扬芒熛而绛天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6) 又如:芒炎(星星的光芒);芒彩(光彩;光芒)

(7) 通“铓”。毫末;锋刃

芒刀不顿。——《汉书·贾谊传》

莫不衄锐挫芒。——左思《吴都赋》

(8) 又如:芒锷(锋芒。比喻人的锐气);芒刃(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

形容词

(1) 广大;众多

芒芒其稼。——束晳《补亡诗·华黍》

(2) 又如:芒芒(通茫茫。广大辽远的样子;形容众多);芒洋(也作茫洋。浩翰无边际的样子);芒荒(大荒。辽阔的荒野)

(3) 通“茫”。模糊不清

目芒然无见。——《庄子·盗跖》

(4) 又如:芒昧(混沌不明的样子);芒芠(混沌的样子);芒然(茫然);芒然自失(茫然自失)

英文翻译

Miscanthus sinensis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东莞腔] mong2 [台湾四县腔] mong2 miong2 ngiong2 [梅县腔] miong2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miong2 ngiong2 [客英字典] mong2 m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ong2 mong1 mong2 [陆丰腔] miong3 [宝安腔] mong1 |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yang/mvangmĭwaŋ
rèn [ren]
部首: 207
笔画: 3
五笔: VYI
五行:
仓颉: SHI
四角: 173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2) 同本义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说文》。张舜徽注:“ 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

锻乃戈矛,砺乃锋刃。——《书·费誓》

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荀子·议兵》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3) 又如:刀刃;迎刃而解

(4) 刀剑一类利器

铸金而为刃。——《淮南子·泛论》

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庄子》

(5) 又如:策马露刃;刃器(刀剑之类的兵器);利刃在手

(6) 通“仞”。长度单位

浚古千刃。——《无极山碑》

动词

(1) 杀死,弄死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手刃对手

(3) 磨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庄子》。闻一多校释:“刃,亦犹磨也。”

形容词

通“韧”。柔软而坚固

服与耜宜用稚材,尚柔刃也。——《周礼·地官·山虞》

英文翻译

edged tool, cutlery, knife 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n3 [台湾四县腔] ngi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3 [宝安腔] ngiun3 [梅县腔] niun5 [东莞腔] ngiun3 [沙头角腔] ngiun1 [海陆丰腔] ngiun3
◎ 潮州话:rim2 (jím) 「澄海」ri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振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nʑĭĕnnjinh/r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