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枢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朝廷中枢部门。
《宋书·孔觊传》:“盪秽紫枢,不俟 鸣条 之誓。” 唐中宗 《授张锡工部尚书制》:“紫枢佇俊,彤管须贤。”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紫枢将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
引证解释
⒈ 朝廷中枢部门。
引《宋书·孔觊传》:“盪秽紫枢,不俟鸣条之誓。”
唐中宗《授张锡工部尚书制》:“紫枢佇俊,彤管须贤。”
宋张元干《瑶台第一层》词:“紫枢将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
紫枢的网络释义
紫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2) 同本义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衣(紫色的衣服;紫色的袈裟);紫衫(紫色的衣衫)
(5) 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 。如:紫房(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也称“紫府”);紫皇(道教传说的天帝)
(6) 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正阳门径通黄道,长朝殿端拱紫垣。——《水浒传》
(7) 又如:紫微垣(星座名。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
名词
(1) 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韩非子》
怀金垂紫。——《后汉书》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3 [宝安腔] zu3 [台湾四县腔] zih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陆丰腔] zih3 [东莞腔] zu3 [梅县腔] zi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紫 | 將此 | 精 | 支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tsĭe | ciex/zie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2) 同本义
枢,户枢也。——《说文》
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尔雅》
枢机之发。——《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
视门枢下当有白发。——《汉书·五行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汉· 贾谊《过秦论》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3) 又如:枢户(解脱门枢)
(4) 木名,即刺榆
山有枢,隰有榆。——《诗·唐风·山有枢》
(5) 泛指转轴
半弦弧不满圜半径者,以矢为枢,以半弦弧规之,成浑圜之小规。——清· 阮元《畴人传》
(6) 又指主制动的机关
其枢在水。——《管子·水地》。注:“主运转者也。”
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 汉· 赵晔《吴越春秋》
(7) 又如:枢干
(8) 中心;枢纽;关键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战国策·秦策》
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释文:“要也。”
(9) 又如:枢柄(主要的权柄);枢奥(中枢堂奥的所在);枢秘(关键;纲要);枢括(关键,中心);枢管(枢辖。关键);枢中(枢要中心)
(10) 旧指国家政权或天子之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枢垣(朝廷中重要的、接近皇帝的官署);枢近(在天子近侧或中央机要的职位);枢臣(指朝廷中枢的大臣);枢府(国政机要之所。宋多指枢密院。宋朝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号为二府);枢使(枢密使的简称);枢相(枢密使);枢务(国家的重要政务。多指宰臣所掌的政事);枢幄(枢密院);枢衡(指中央行政机关。也指行政中枢的主要职权);枢廷(政权中枢);枢秘(指中央机要部门,犹枢要);枢辖(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枢辅(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
(12) 星名
(13) 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称天枢星。如:枢斗(即天枢。北斗七星第一颗);枢光(天枢星的光芒)
(14) 指北极五星的纽星。如:枢极(斗枢与北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