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明 宋濂 《叶秀发传》:“ 高邮 为 淮东 紧治,时尚绎骚弗寧。”
引证解释
⒈ 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引明宋濂《叶秀发传》:“高邮为淮东紧治,时尚绎骚弗寧。”
紧治的网络释义
紧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臤(
),坚。从糸( ),细丝。本义:缠丝急)(2) 同本义
紧,缠丝急也。——《说文》
弛紧急之弦张兮。——傅毅《舞赋》
(3) 引申为物体受拉力或压力后呈现的紧张状态。同“松”相对 。如:紧峭(扎紧,系紧);紧揪揪(衣服紧绷在身上,指打扮得苗条或干练);紧簇(紧紧的,严严的);紧腾腾(紧紧,严严实实)
(4) 指经济不宽裕 。如:紧巴;紧窄(不宽裕)
(5) 急促;迫切
紧,急也。——《广雅》
心紧絭兮伤怀。——《楚辞·疾世》
(6) 又如:紧事(急事);紧绸(紧凑;急促);紧溜(急流;要紧时刻;紧要关头);紧水(湍急的水流);紧切慢八(慢慢地;一天一天地)
(7) 急躁 。如:紧三火四(非常急切);紧行无善踪(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紧忙
(8) 猛烈;激急
我有一句,这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红楼梦》
(9) 又如:紧张
(10) 快速 。如:紧跑(快跑)
(11) 紧要;重要 。如:紧溜子(紧溜。紧要关头);紧工(紧要,重要);紧关里(在紧要关头上)
(12) 紧实,牢固
戈戟之紧。——《管子·问》。注:“紧,谓其坚彊者。”
(13) 又如:紧固(牢固)
(14) 距离近;密接无间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15) 又如:紧身(贴身衣服);紧屯屯(方言。形容非常紧密);紧洞洞(方言。形容紧密);紧峭(紧凑);紧健(紧凑有力)
动词
(1) 使紧或更紧;收束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2) 又如:紧身;紧缩;紧弦,紧索;紧绳
副词
很;甚 。如:好得紧(好得很;很好);紧子(紧仔,紧则。原本;本来)
名词
(1) 中医学脉象名 。如:紧脉(中医学脉象之一。脉来绷急,多见于寒邪、痛症、宿食)
(2) 唐宋时州县等级名 。一般按其所在地位的轻重、辖境大小和经济开发程度划分。如:紧治(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台声。①(
)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2) 同引申义
昔禹治洪水。—— 郦道元《水经注》
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3)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4) 治理;管理;统治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伯乐善治马。——《庄子·马蹄》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树立威信。)——《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
(6) 办理;处理
后频历武威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后汉书·廉范传》
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
(7) 又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
(8) 经营
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9) 又如:治产(经营产业)
(10) 治;治疗
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
(11)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聋(医治耳聋)
(12) 惩处;惩办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荀子·正论》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史记·蒙恬列传》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13) 又如:惩治;治释(惩治与赦免)
(14) 审理 。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
(15) 修筑
又治秦中。——《汉书·高帝纪》。注:“谓都之也。”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6) 整顿,训练
治其大礼。——《周礼·大宗伯》。注:“犹简习也。”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
(17) 又如:治礼(讲习礼仪)
(18) 研究
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严复《译天演论序》
(19) 又如:治经(研究经学)
名词
(1)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如:省治;县治
(2) 政治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
(3) 又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 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
(4) 姓
形容词
(1)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禹以治, 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2) 又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
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
治平至百余年。——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5 [沙头角腔] ci5 [梅县腔] chii5 chi5 [台湾四县腔] cih5 cih2 [客语拼音字汇] ci4 zi1 [海陆丰腔] chi6 cih2 [东莞腔] ci3 [宝安腔] ci3 | ci2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治 | 直之 | 澄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ɖʰĭə | dri/dio |